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从庄周梦蝶到齐物论,是蝴蝶变成了庄子
前言:
《庄周梦蝶》是一则记载在《庄子·齐物论》的寓言故事。在故事中,庄子运用独特丰富而又浪漫的想象力以及精妙的文笔进行描述,展现出庄子的诗化哲学精义。也因此,《庄周梦蝶》这个典故,成为庄子代表性的寓言作品。
庄子在故事中接触到人生真实和虚幻的一个境界,引发后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也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不衰的讨论命题。其中的浪漫思想情感,也引起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后世经常吟咏和思考的话题!
《庄周梦蝶》寓言故事,浪漫思想被诗化:
《庄周梦蝶》这个寓言故事收录在《庄子·齐物论》中。原文很精彩,大概的意思就是说:
某一天中午,庄周睡午觉。做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梦。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很生动、很逼真的蝴蝶,翩然起舞。非常的惬意和轻松愉快,以至于忘记自己原本是庄周了。突然,梦醒了。但庄周仍沉浸在梦境里,继续拍打着两个翅膀。
庄周睁开眼睛一看,呀!这咋不是两只晶莹美丽的翅膀,而是两支胳膊啊!还有,伸着的两条腿。这明明就是直僵僵躺在床上的庄周啊!
梦醒后的庄周感叹说:“哎呀,原来我是庄周啊,刚才竟然是一场梦,那不知是我庄周是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我庄周呢?庄周与蝴蝶毕竟是有区别的,这大概就是物和我的交合与变化吧!”
那么,庄子讲的这个故事是想说、想表达什么呢?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吗?这是告诉我们,梦是虚幻的啊!”
也有的朋友会说,那是告诉大家:人生短暂,就如一场梦而已。
有这些看法的人,大多是受后世文人写诗作赋,化用《庄周梦蝶》这个典故的影响,而得出的结论!
《庄周梦蝶》这个典故之所以能够滋养中国文学史两千多年,是因为它的浪漫思想情感和故事本身对后世的影响,所以被后代文人所喜爱。继而引用和诗化频率相当高。比如白居易,李商隐,苏轼,陆游等诸多诗词大家,诗歌化用这个典故的高达三十多次。除了诗化引用,在后世散文辞赋中也是频频出现。
然而,《庄周梦蝶》这个典故,在后世文人笔下和文学引用上,多是以如梦如幻或者人生如梦的角度去写的,大多都是化用和活用。这些可不是庄子写这个故事的原意!那么,庄子写这个寓言故事的原意究竟是什么呢?
《庄周梦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想了解庄子写《庄周梦蝶》这个故事原意是什么,那我们就要先看他把这个故事归纳放入《庄子》这部书的什么部分和章节位置。如果不看整个章节的内容,就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事实上,“庄周梦蝶”这个典故是放在庄子的《齐物论》板块的,这样,意思就很明确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齐物论》这个章节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
庄子面对千差万别的大千世界,提出了一个命题,那就是万物齐一,没有差别。这就是《齐物论》核心思想。
这是不是很怪异?这究竟是庄子在胡说,还是我们不懂呢?
世间万物,在我们的眼中,明明是形态各异、纷繁不同。那么,庄子怎么会说万物齐一,没有差别呢?
其实啊,庄子是从道家学派的角度去说的,是在讲道。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是天地之母。
比如,你对一个老太太说:有的高,有的低,有的胖,有的瘦。有的性格好,有的性格不好……形态各异,各不相同。老太太会怎样说呢?她会说:“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我的骨肉,都一样可爱。”
就这么简单。角度、立场不同,看待事物就会出现不同的认知和结论。
那么,究竟“道”是什么啊?其实说白了,“道”就是宇宙中自然规律。再通俗一点就是,四季为什么会轮转、太阳为什么会升落、草木为什么能荣衰、人为什么会生死等等。庄子是这样解释“道”的:道是自然规律的主宰!
正因为所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看万事万物,千差万别。而庄子从道的角度看,万物再有差别,其实还是道的子民!还是都会受自然规律的主宰!所以,并无差别!
庄子崇尚天人合一。也因此说出了惊人的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是《齐物论》的精髓。
意思就是说,天地与我是一样的,是同等的,是共存的,都是从道那里而来。万物与我也是一样的,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我们都归于道。
这两句话既说出了万物的起源,也说出了万物的归宿。所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这么来的。读到这里,大家是否对《庄周梦蝶》这个典故有个新的认知呢?
有人可能会问,庄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到底有什么用呢?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战国时期,纷乱不息,各诸侯国之间拼命争夺土地,民众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造成如此世态,庄子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将人和物区别对待,才会激发出人类的贪婪和欲望。才会无休止的追求外物,陷入欲望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在这种情况下,庄子提出了《齐物论》的思想,将万物和人并列起来,打破了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破除了以人类的无知和傲慢。将人和物平等对待。
庄子认为:贵与贱,荣与辱,成与败,都是人类自己给自己的设的标准。在设定标准后,再拼命追求那些所谓“好”的东西,比如尊贵,荣誉,成功……在追求的同时,却去唾弃那些所谓不好的,比如贫困,低贱,屈辱,失败……
而庄子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也就是说:从道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哪有什么贵贱之分?虽然这种万物齐一,没有差别的思想,在今天看来,它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不得不承认,在消除人类的傲慢和不平等,去掉人心贪欲这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
了解了《齐物论》的核心思想,那么《庄周梦蝶》所蕴含的哲理和含义其实就不难理解了。在梦中,庄周可以是蝴蝶,蝴蝶也可是庄周,把物和我的界限打破了。在梦中实现万物与我合一,达到了逍遥自在的境界。这是精神上不受限制的自由。
同时也表明:人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是相辅相成的。
人只有去除物我差别,把万物看得和自己一样,才不会深陷欲望的旋涡。才不会无休止地进行征服,掠夺,追求外物。
其实亦可用一句话总结:只有消除内心的贪念,才不会被欲望困扰,才能达到人生的逍遥境界!
小结:
《庄周梦蝶》是一则寓言故事。所谓寓言故事其实在现实中并未发生,大多都是为了通过对某种事物现象的表述,让人们从中去思考,去感悟。庄周梦蝶也是一样。
庄子在故事中提出问题:究竟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庄子在真实和虚幻之间,在相同和区别之中,游离并加以阐述。
其实,只要明白本篇《齐物论》中的道理,究竟是谁变谁,已不重要。毕竟只是一个梦境,庄周也好,蝴蝶也罢,都是道的物化。庄子在那里只不过是借梦论道罢了。
往期回顾:
庄子的哲理,有才未必就得保全!能读懂,终生受用
古代八种巫术,叫人感到神秘,被传承下来的有哪些
想成功很简单,找出自己的天赋,把它发挥到极致
西游取经,写的不是经书,而是经历,你也是书中人
诗歌文化:词寂寞,语缠绵,梅开再唱《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