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一份国考常识高频考点快背吧

发布时间:2020/9/5 14:42:28   点击数: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2.html

从近年国考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来看,题目设置力求创新,营造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尽管国考常识“包装新颖”“颜值甚高”,但“万变不离其宗”,对于主干知识的考查一以贯之。小粉笔梳理了一些高频考点,国考前康康吧!

人文题目

人文题目是国考常识判断命题的“试验田”,创新题频出,文化情怀深远,文学气息浓厚,是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和瑰丽多彩古典文学的缩影,“诸子百家”“儒释道”是这一模块的高频考点。

01

诸子百家

儒家▼

1、孔子,人称“至圣”,春秋时期人物,儒家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核心思想是“仁”(关爱他人),主张德治,“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主张“克己复礼”;兴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整理“六经”。

2、孟子,人称“亚圣”,战国时期人物,著有《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性善论”。

3、荀子,战国时期人物,著有《荀子》,主张以“仁义”“王道”施政,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主张“性恶论”。

道家▼

1、老子,春秋时期人物,著有《道德经》,道家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观点中包含辩证法思想。

2、庄子,战国时期人物,著有《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

韩非子,战国时期人物,著有《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墨家▼

墨子,战国时期人物,著有《墨子》,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兵家▼

孙武,春秋时期人物,著有《孙子兵法》,兵家创始人,《孙子兵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02

儒释道

1、儒教,即儒家,从南北朝开始叫作儒教。

2、释教,即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另外两个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摩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至迟于东汉时传入我国。洛阳的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3、道教,我国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科技题目

科技题目是国考常识的难点所在,每一道题无不体现着很强的综合性,同时,紧贴生活实际,是对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双重考验。

生物常识中的微生物、新陈代谢,物理常识中的力学和光学主干知识,化学常识中的重要合金、碳单质、常见的酸碱盐是这一模块的高频考点。

01

细菌

1、都是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属原核生物。

2、按形状大致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3、绝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如乳酸菌,用于制造酸奶。

4、靠分裂进行生殖。

02

真菌

1、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属真核生物;部分为单细胞,如酵母菌(用于酿酒、制作面点),部分为多细胞,如青霉、曲霉,以及蘑菇、木耳等大型真菌。

2、绝大多数真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3、可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

03

新陈代谢

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生命,判断是否是生物的基本依据:是否有新陈代谢。

04

光学现象及应用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在真空中传播,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

2、平面镜反射(反射面光滑),如镜子、水中倒影、潜望镜。

3、球面镜反射(反射面光滑)

①凸面镜,发散光线,扩大视野,如汽车后视镜、街头路口反光镜。

②凹面镜,会聚光线,如汽车前灯和手电筒内的反射面、太阳灶。

4、漫反射(反射面凹凸不平),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5、折射

①凸透镜,会聚光线,如远视镜(老花镜)、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镜头。

②凹透镜,发散光线,如近视镜。

6、色散:自然光通过三棱镜后变成七色光。

7、散射:空气中的微粒将光线扩散至四面八方。波长越长的色光,越不易被散射。天空是蓝色的是由于蓝光易被散射;殷红的晚霞是由于红色光不易被散射,大部分红光可到达地面。

05

力学现象及应用

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地面上)。2压力:施力物体因重力作用对接触面产生的力,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3、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①增大压强:加大压力或者减少受力面积(刀口锋利是为了减少受力面积)。②减小压强:减小压力或者加大受力面积(铁轨下铺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③液体压强:p=ρ(液体密度)·g(重力加速度)·h(深度),连通器与液体压强有关。④气体压强:拔火罐、吸管、吸盘式挂钩等都利用了大气压强。⑤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高海拔地区需使用高压锅做饭,高压锅内压强高,液体沸点高,容易将食物煮熟。⑥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即伯努利原理。飞机的升力、火车站台上的安全线等都与此有关。4、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如弹簧秤。5、浮力①液体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浮力)。潜水艇利用了液体浮力原理。②气体浮力:如果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那么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气球所受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如氢气球、飞艇。体育、娱乐活动用的热气球,充的是被燃烧器加热而体积膨胀的热空气:空气受热膨胀后密度减小,气球内空气重量小于所排开的外部空气重量(即所受的空气浮力),由此而飞行上升。6、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①增大有益摩擦:利用鞋底和地面的摩擦使人向前,体操运动员掌心抹防滑粉吸汗增加摩擦,鞋底和轮胎刻有凹凸的花纹。②减小有害摩擦:减小机器零部件之间的摩擦。7、惯性:物体保持自身原有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①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②行驶的汽车车刹车后继续向前行进一段距离,就是由于惯性作用。公交车上前倾的人们、跳远运动员助跑之后飞身一跃继续前进、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套得更紧等也都与惯性有关。

8、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手臂向后划水,水对手臂产生向前的推力。

06

重要合金

1、铁碳合金①钢铁:含碳量0.03%—2%,强度高,韧性好,是重要的工业材料。②生铁:含碳量2%—4.3%,质脆。③熟铁:含碳量低于0.1%,延展性好,强度低,容易锻造和焊接,不能淬火。④不锈钢:含有铬、镍等元素的钢材,抗腐蚀。

2、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抗腐蚀,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等。

07

碳单质

1、金刚石: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①天然采集到的金刚石经过仔细研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②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等。2、石墨: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很软,有滑腻感,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石墨电极等。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受日光照射或与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古代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08

酸碱盐

1、酸①硫酸: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做干燥剂,同时还具有强烈腐蚀性。②盐酸: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③醋酸:弱酸,食醋的主要成分。④碳酸:弱酸,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2、碱①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可溶于水,有强烈腐蚀性,曝露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②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3、盐①硅酸盐:大多不溶于水,玻璃、陶瓷、水泥是常见的硅酸盐材料。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粘合剂、防火剂。②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临床注射用的生理盐水是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③碳酸钠:可溶于水,俗名纯碱、苏打,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等生产。④碳酸氢钠:可溶于水,俗名小苏打,用于烘焙糕点(发酵粉)。⑤碳酸钙:不溶于水,石灰石和大理石主要成分,石灰石煅烧后生成生石灰(氧化钙)。

⑥碳酸钾:可溶于水,草木灰主要成分,用作钾肥,还可改良酸性土壤(碳酸钾水溶液呈弱碱性)。

(未完待续....)

常识太多,国考临近,就以高频考点为备考突破口,背背背!国考最后11天,加油!

粉笔·国考终极模考大赛

11月17日,粉笔App免费报名+考试

最后一次探知自己和对手实力的机会

测测常识题你能做对几个了?

报名步骤是这样滴▼

戳阅读原文,去报名终极模考吧

今天的内容,你“在看”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1840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