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老子道德经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19 8:26:27   点击数:
北京皮炎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老子继承与发扬《周易》中的自然主义哲理,并且加上他长期作为周朝史官的心得、与他观察与研究天象的结果,他用的方法与哲理是“推天理以明人事”,因此而得出他的一套举世闻名的独有哲学。《道德经》是他的传世作品,在此书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论述出的道理、就不是永恒的真理。

《道德经》共有五千字,后人将此书分为八十一章。老子先由他的“道法自然”的理论、而推演出来的“柔弱胜刚强”的人生法则,最后又提出“无为无不为”的治世理念。除此之外、正因此哲学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人事关系。

在战国时期的百鸟齐鸣的时代,各家各派都循着老子哲学的影响,而创造出当时独到的理论,所以在战国时期、许多哲学家、兵家、思想家、法家与阴阳家等等都由老子哲理而发展出来的。其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庄子的齐物论与逍遥游的人生观,与令现代人常常引用的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战人之兵的战略。此将老子对各家的影响讨论于下:

庄子哲学

庄子继续老子的“道法自然”与“柔弱胜刚强”的思维,而创造出他的独特的“万物齐一”与“逍遥自在”的艺术人生观。拥有此艺术人生观的人生就是每天都可以悠哉游哉地度此一生。也就是说: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高兴快乐。大家都可以欣赏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凉风、秋天的明月、冬天的雪景。如此与世无争,自然就可以“与造物者同游”。

兵家的孙子

《孙子兵法》一书在国内外迄今一直有重要影响。因为《孙子兵法》具有独特的“不战而胜”的观念,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赢得战争,当然是最好的兵法。在《道德经》中,虽然有七章是讨论如何用兵,但是,老子的主旨是“兵者、不祥之器”,是劝所有的君王们不要以兵强天下,应该要以无事取天下。甚至在六十九章中说:“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此句话再加上三十六章的“柔弱胜刚强”的一章,孙子就悟出他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在韩非子之前的法家思想有三派:一派是强调‘势力’的威力,一派是强调治理的方式,另一派是强调律法。韩非子集合此三派的大成,又用老子哲学与荀子的性恶哲学为基础而构成他的法家思想,因此、韩非子成功地帮助了秦始皇统一中国。所以,很明显地、韩非子的思想是受到老子的影响。

阴阳家的驺衍

驺衍的阴阳论应该是受到老子《道德经》第二章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而构成的。他的著作是以当时社会变态的怪现象,用来证明阴阳互变的意义。而在南怀谨先生的《禅与道概论》说:“后代刟雍的皇极经世……是从这种阴阳家的学术系统而来。”可见驺衍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荀子的性恶论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荀子一反传统儒家的性善论,而特意提出他的“人性恶论”,他的理论在他的《荀子》书中有很清楚的阐述。他遵循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前提,由此推论出来的宇宙观是出于自然主义的伸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说:“荀子所言之天,则为自然之天,此盖亦由于老庄的影响。”

荀子性恶论的理论是由:

天论篇所说的:星辰的运转、日月的交替,都是自然规律。正名篇之:“生之所以然谓之性”。即人性是天然形成的。性恶篇有:人好利、故有争夺。人坏恶、故犯罪。人好声色,故无礼义。人纵欲、故有暴力。由以上三点,所以荀子结论是“人性本恶”。

北宋的理学

道教《神仙传记》中之陈搏道士所着的〈太极图〉,由此〈太极图〉而启发了理学先驱的第一人周濂溪先生所作的《太极图说》。此《太极图说》启发了张载的《西铭》,此两大作可以称为北宋理学的精髄骨干,被后世称为理学之形上学部分。有此形上学部分后,理学因此而建立。所以我们可以说:《道德经》启发了陈搏的〈太极图〉,而此〈太极图〉启发了周濂溪的《太极图说》,而《太极图说》启发了理学的形上思想。因此也可以直接说《道德经》启发了北宋的理学。

此外老子的哲学还对魏晋玄学和先秦时期的名家也有一定的影响。而最令人沉醉的应该就是庄子的悠然自得的生活与陶醉在此宇宙之间的心情。庄子哲学是继续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哲理而发扬光大的,庄子之于老子,正如孟子之于孔子。孔子的伟大是由有说服力的孟子在游说各位诸侯时而显现出来,同样的、老子的伟大也是由庄子的哲理而发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44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