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曰:“然则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北海若曰:“否。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曏(xiàng)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跂(qǐ),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观之,又何以知豪末足以定至细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河神说:“那么我以天地为大而以毫末为小,这样可以吗?”北海神说:“不可以。那物体,器量各不相同,千差万别,没有穷尽;时间的流逝也永无止境;贵贱贫富等等一切得与失的分际根本上就没有定准;一切都是变化不定的,没有所谓的开始,也没有所谓的终结。所以有大智慧的人能够观察到事物的远近,因而小的不以为小,大的不以为大,这是因为知道物量无穷的道理。”“证验并明察古往今来的各种情况,因而寿命久远却不感到厌倦,生命只在近前却不会企求寿延,这是因为知道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看清楚事物有盈有虚的规律,因而有所得却不欢欣喜悦,有所失也不悔恨忧愁,这是因为知道得与失的禀分是没有定规的;明了生与死之间犹如一条没有阻隔的平坦大道,因而生于世间不会倍加欢喜,死离人世不觉祸患加身,这是因为知道死与生不会是固定不变的。”“计量人们所知道的,远没有他所不知道的为多;人生存的时间,远没有他生之前、死之后的时间为长;以人的短暂生命和有限智慧,想要在有生之年穷尽对无限宇宙的认识,这就是人们常常陷入迷惑慌乱而不能充分享受生命之快乐的原因。由此看来,你又怎么可能知道秋毫之末就足以确定为最小的界限?又怎么可能知道天地就足以穷尽最大的范围呢?”
天地为大,毫末为小吗?
通过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可以分到无穷小,而宇宙是无穷大的,所以说天地为小、毫末为大是不准确的。而睿智的庄子在那个天圆地方的年代,就能够认识到,天地不是最大的,毫末也不是最小的,可见其思想见识非同一般。当然庄子此处运用的举证是辩证唯物的哲学理论:还有比大更大的,还有比小更小的,换用一句俗语就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只有保持这种见识的人才能够不断向上进取,所以说这种哲学在生活当中不妨多用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zs/2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