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魏孟飞功夫与时间以庄子为中心的诠释

发布时间:2022/2/14 17:11:07   点击数:
北京手足癣哪里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410/8833646.html

作者简介

魏孟飞,男,河南平顶山人,哲学博士,武术修习者,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道家哲学。

本文原载:《齐鲁学刊》年第3期

摘要:功夫论是中国哲学的显著特色,而“时间”又是“功夫”的基础性含义,因此从“时间”视角诠释“功夫”能拓展功夫论的研究视野。中国古代的时间观不是线性的纯粹数值序列,而是螺旋演进的、随境域因缘而生成着的、注重时机时势的时间观。这一时间观是以时空一体的原初时间体验即“原发时间”为前提的。以《庄子》为例,其功夫论即是顺应时机时势、超越日常时间观、进入“原发时间”从而通达自由无碍之境的过程。庄子中的体道功夫境界是“真人”之“游”,而实现“游”的功法则是“忘”。无论是静修体道中的“忘”还是技艺实践过程中的“忘”,都意在脱开现成化和凝固化的存在形态、超越世俗常人的时间观念,从而进入原初发生着的时间境域。

关键词:功夫;时间;庄子;真人;游;忘

功夫(工夫)①,其本义为做某事所花费的时间与努力,以及做事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技巧和效果。宋明儒学家将“功夫”用在德性修养实践的领域,遂有功夫论之说。事实上,功夫论非儒门专利,道家、佛家皆有自身的功夫论,扩而言之,武术、书画、茶艺、烹饪、表演等各种技艺门类,也都有各自的功夫体系。倪培民先生认为,“功夫论”可以很好地概括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修炼、践行以及生活方式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31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