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说事89安于物足,搏击精神无限
人们逐渐摆脱了肉体的苦痛,却日益陷入生命无聊引发的精神空虚。
可怕的是,对于缺衣少食,我们异常敏感,可对于精神空虚,却始终麻木不仁,总以为是财富不足的病症。为此,房子总是不够大,工资总是不够高,衣服总是不够多,饭菜总是不够好,车子总是不够炫,生活总是不够精彩……缺钱,成了我们日常的哀叹;挣钱,成了我们唯一的目标。而心灵的空洞,永远无法用金币填满。
我以为,人身上有“两个无限、一个有限”,就是物质欲望无限,精神升华无限,以及生命有限。区别在于一个是下行,一个是上行。何以分上下,心之静与悦。如饮冰水,冷暖自知。对物质欲望的追逐,如进黑洞,下深渊,吸毒般上瘾,越陷越深;对精神升华的攀求,如登险峰,望红日,拂白云,吮蜜般甜美,越登越阔。
小时候,我们还知道什么是佳肴,海参鲍鱼,鱼翅燕窝,还有澳洲龙虾,佛跳墙,这些都是神话般的存在。也许是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现在想来,屈指可数够不着的,好像是刘德华演的黑帮电影里的鱼子酱,用天平称,以克计算,不过对它也没啥兴趣,反而大同刀削面、胖子兔头,内蒙羊杂、烧卖、焖面,这些倒成了日夜垂涎的美味。
对于衣服,小时候讲究过大年穿新衣,那叫一个盼,那叫一个美,小伙伴们都等着三十那天秀一下。年轻的时候,也有过一时的耍酷,牛仔裤、皮夹克、军勾皮鞋,可也就那么一阵儿。现在看来,凡是紧绷的、束缚的一概忽略,唯几身运动服四季换着穿,悠闲舒坦好不自在,而且看这衣服耐穿的很,今后没啥高科技的服装,就这几件够后半生遮羞了。
再说说房子,这好像是天大的事儿,值得用一生来追求,尤其是为了子女的房子,恨不得卖血卖肾,好似没了房子人的一生就毁了。回想自己的经历,儿时在农村,家里两间房,还有一个院,院里有两棵果树、一棵枣树;进城了,15岁前一家人一直住在十几平的单身宿舍或平房;上了军校和毕业下连,6、7年都是十个人一屋;直到调进机关,才住进两人一间的宿舍;回到分区工作,结婚有了个家,每周回去一趟;跑到北京,又住进了15平的筒子楼,前几年才搬到了公寓宿舍。房子是懒惰者的借口,却不是奋进者的障碍。前些时疫情隔离在家,一些材料需要在家完成,写不出来的时候,心里气恼家太小,没个安静的地方,好像是房子小影响了工作。可后来发现,这不过是给自己懒惰懈怠寻个借口而已。推而广之,一个人娶不着媳妇、干不出事业、过不上幸福生活,千万别怨房子。假如父母没有给你买房的能力,那就把自己当孤儿过,孤儿从不会想父母给买房。难道孤儿就不结婚吗?失去了依靠,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办法。
将吃、穿、住这些看淡了,人生还剩下些什么?一个是外在的名声,一个是内在的富足。名声这东西,实在是跳不出、逃不掉、躲不开。电影《魔鬼代言人》里有句经典台词:虚荣,魔鬼最爱的原罪。别说把人放在舞台上,万众瞩目之下活着如演戏,就是坐在台下,哪怕陌生人的一个眼神,都会让我们瞬间放弃了自己,或赶忙扶正了帽子,或吞下了要爆的粗口,或退回了斑马线,或绅士高雅起来。口口声声我们要活出自我,可那豪迈敌不过别人的一个眼神。如果有十个人、百个人、千个人紧盯我们,劝导我们,赞赏我们,蔑视我们,鼓励我们,侮辱我们……放心吧,我们会不知不觉努力活成他们希望的样子。哪怕是一群猴子会鼓掌和吐吐沫,我们也一定可以表演爬树、捉虱子、露红屁股……
名声,这份虚荣的力量,可以让我们随风摇摆,活的如同木偶。唯有内心的富足,能够让我们的信念坚如磐石,立根千崖万壑之中,任凭东南西北风,自是岿然不动。
当然,人是复合体,永远是善与恶同在,理性与感性同在,欲望与克制同在,虚荣与自我同在,从十八层地狱往出爬,即使到了十七层依然是地狱,不同的是,心向光明。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他提醒人们,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会失败的。庄子的意思是,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寻求“道”,不要远离“道”,浪费时间于那些细枝末节的知识。
人的一生,不一定能悟“道”得“道”,但一定要心向往之、一路追寻。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处理)
继续阅读:夜辰读书清单(1-78)读书90︱美德的基础是利己主义?——《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读后感读书89︱自由斗士别尔嘉耶夫——《自我认识》读后感读书88︱为嘛人家活得妙趣横生?——《俗世奇人》读后感读书87︱走进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苦难(二)——《白夜》读后感读书87︱走进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苦难(一)——《白夜》读后感读书86︱照出自由困境的一面镜子——《白银时代》读后感读书85︱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情——《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读后感读书84︱历史是个怪胎——《历史的教训》读后感读书83︱一本点亮瑞典的童话巨作——《骑鹅旅行记》读后感读书82︱跟随庄子逍遥游——《傅佩荣讲庄子》读后感夜辰说事清单(1-65)说事88|内心中住着的魔鬼说事87|人真的可以干一行爱一行吗?说事86|余生一件事说事85|教育孩子的至高境界是无为,次之是无形说事84|那些哲学家都错了,却无损其伟大说事83|网课随想——无知的借口,只剩下了懒惰说事82|读书人的“坏水”说事81|最好的性格是“无性格”说事80|自由与平等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夜晨目悦心赏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