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北冥有鱼中考演练含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14一17题。(12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乌,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乌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选自《庄子·逍遥游》
图片源自网络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2分)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其翼若垂天之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是亦不可以已乎
D.《齐谐》者,志怪者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文中大鹏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4分)
(1)硕大无比: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或者当它奋起而飞时,它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2)力大无穷:它飞向南方大海的时候,翅膀击水,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2)志存高远:他乘着旋风盘旋飞到九万里的高空,(4)善借长风:它离开北海时,凭借的是六月的大风。(1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4.庄子的文章以想象雄奇著称,请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加以分析,(4分)
链接材料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庄子·秋水》)
[注]①时:按时节,②河:黄河,③溴:水边。④渚:水中洲岛,⑤辩:同“辨”.⑥河伯:黄河之神。四旋:转、转变。
链接材料二: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①藐姑射:传说中的神山。②疵疬:疾病、病害。
示例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写由黄河之水浩瀚无边、想象丰富,富有气势,(找出句子并做出解释即可,2分)
示例二:“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塑造一个冰清玉洁风姿卓越的神人形象,想象奇幻、灵动而有气势(“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写出腾云驾雾在天空遨游的情景,富有变化,想象奇特).(找出句子并做出解释即可。2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一18题,(共10分)
(一)北冥有业,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赵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乌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二)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2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乌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持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鸚笑之曰:‘彼且真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节选自《庄子》)
①穷发:沙漠.②斥鹏(yan):一种小鸟,飞得很低。
图片源自网络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其名为鲲/有仙则名
B.志怪者也/处处志之
B.去以六月息者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此乐何极来
6.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答案略
8.语段(一)用“鲲鹏”开篇,有什么妙处?(2分)
(1)开篇用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写了鲲鹏形体硕大,变幻神奇,神秘莫测的形象;
(2)这样的开篇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而丰富的印象。
图片源自网络9.结合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简要分析鹏和斥鸚的形象。
(1)大鹏体型硕大无比,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广大、高远、自由”的逍遥境界。
(2)斥鸚目光短浅,它认为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它注定不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
三、(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乌,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乌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持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目:“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①。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硚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这谓明④。”选自《韩非子喻老》
①惠:担忧。②睫:睫毛③庄qiao: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④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图片源自网络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庄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怒而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志怪者也志:(记载)
(3)楚庄王欲伐越欲:(想要)(4)王乃止乃:(于是)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气息吹拂的结果。
(2)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国和晋国打败后,丧失了好几百里的土地,这说明您的军队弱小。
4从课文的节选部分来看,庄子下笔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写出一句与“鹏”有关的诗词名句或一个成语。
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扶摇直上(鲲鹏展翅)
图片源自网络参考译文
楚庄王想攻打越国,杜子进谏说:“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弱小。”杜子说:“我担忧人的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东西,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国和晋国打败后,丧失了好几百里的土地,这说明您的军队弱小。庄(我国)境内做了盗贼,但是官吏们禁止不了他,这说明您的国政混乱。可见大王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强,您却要讨伐越国。这说明您的智慧如同眼睛一样。”楚庄王因此便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所以认识事物的困难之外,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说:“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才叫作明智。
(文章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不妥,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