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齐物论第四则真宰,第四节莫之能止,不

发布时间:2024/1/7 20:46:27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

欢迎来到三问先生的思想咖啡。

问千年庄子,识百年变局。

这里是《庄子通义》系列讲座课程。

第二辑:《齐物论》——吹万不同,使其自己。

第四则:真宰——有情而无形。

第四节: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此前第三节,庄子以人体器官为例,

论证超现实的自然真宰、或者说自然真君的确存在。

不幸的是,世人大都不愿意承认

人是被自然主宰的万物之物,

更宁愿相信: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并主宰万物。

这在庄子看来,实在可悲可怜:

一受其成形,

不亡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

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苶(nié,疲惫)然疲役,

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庄子坚信:按照自然之理,人是自然之子,

人一旦出生,成其为人,

最重要的,或者说唯一要做的,

就是不失自然天性,不中道夭折,以尽天年。

可是,事实上,人一旦出生,就不安分守己,

就要改变自然之子的身份,

努力按照自己的欲望和意志重新塑造一个人为的自己,

从此不再受自然的主宰。

于是不断地与外物摩擦冲突,

人与人争名逐利,无法停止,这是何等可悲啊!

人为了背离自然,伪造自己,

劳碌一生,毫无成就,

疲惫不堪,不知归宿在哪里,

这难道不可怜吗?

庄子认为,人想要取代自然,成为自己的主人,

最终像孔子自诩的那样,

随心所欲地掌控自己的命运,

纯属徒劳无益——

人谓之不死,奚益?

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芒”:通“茫”,昏惑)!

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人丧失了自然天性,只有躯体还活着,

即便长生不死,又有什么意义?

形骸逐渐衰败,精神困在其中,

如此行尸走肉,该是何等地悲哀!

庄子的这两段话,为世人悲,为自己叹。

一悲世人,活在心智的昏惑中,

自以为是自己的主宰,

不相信自然之道才是生命的真谛,

丢失了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

狗苟蝇营地活着,而精神已死。

二叹自己,天下人都认为自己是清醒的,

自己可以主宰自己,就像孔子那样随心所欲;

只有庄子居然会相信真君、真宰的绝对存在,

因此反被天下人认为是昏惑惑人,

虚无一生,毫无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253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