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这次请庄周讲故事公考面试真题解析

发布时间:2021/1/25 13:21:42   点击数:

思想有温度,文章有态度,有疑问请留言

真题回顾

风可以吹走一片无助的纸张,但是不能吹走会飞的蝴蝶,得出什么启示?

思维点拨

一、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

历史上有几只蝴蝶非常出名,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大概是最凄美的,蝴蝶效应中那只虚拟蝴蝶大概是最有气势的,而庄周梦蝶应该是最韵味深长的。

庄周不仅会梦蝶,还特别会讲故事,他曾讲过一个关于鲲鹏和风的故事,影响力中国无数人。

曹雪芹有句脍炙人口的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是来源于这个故事。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清楚了,我想说的就是那篇赫赫有名、气势恢宏、语言优美的《逍遥游》,我们先简单欣赏一段: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意思大概是说:

地球的北极有条叫鲲的鱼,身躯庞大无比,不知几千里长,能够变成大鹏鸟,翅膀一张,也不知道有几千里大。振翅一飞,就向南极而去。有一本书叫《齐谐》,是齐国人专门记录志怪故事的书。书中说,大鹏飞往南极的时候,翅膀一打下来,海水冲上去就是三千里高,翅膀再一扇,借助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就是九万里,六个月就在那里休息了。

大家注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话,抟是鸟类向高空盘旋飞翔的意思,这个抟字很奇妙,我们认识文字的本意,还是要看繁体字,抟的繁体字是“摶”,和搏很像,也有搏斗的意思,和风斗,借风飞;扶摇是大风的名字,和现在的台风、龙卷风差不多。中国古代有个神仙叫陈抟,字图南,名字就是从这里来的。龙卷风是何等,但是大鹏鸟可以借力直飞九万里,这又是何等的气势与本领。

庄子讲完鲲鹏,又讲了一个小鸟做对比,那个小鸟说“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这里的枪通抢,榆枋就是榆树与枋树,意思是我脚一蹬就起飞,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树,万一飞不到就落在地上,也是很惬意的,所以它嘲笑大鹏,何必飞个九万里飞到南极呢?

拿这个道理比喻人生,你要想事业成功,就要有本钱,你有大鹏的本事,那就好风凭借力,直上青云天,你如果只有鸟雀的本事,那就只能控于地。

这个故事,其实和题目很像,只是气势庞大了很多,从蝴蝶变成了大鹏。从本质而言,就是主观能动性:既要认识世界,又要改变世界。

但庄子就讲这么多,他不给我们讲具体的启发。我们古人讲道理喜欢用寓言、格言、比喻等方式,让你自己去悟。庄子这里就是拿小鸟和大鹏做对比,告诉我们,做人要眼光长远、志向远大,不要变成小鸟,从门缝里看人,既要看到现在,也要看到将来。

当然,也许庄子还有更多其他的含义在,但是以我的智慧,只能理解这么多了。我理解的东西,只代表我自己,代表不了庄子的本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暗示的写法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事情。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得出口的就不是真正的道,因此,道只能暗示;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就连最为话痨的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到了晚年,明白了天道,就说我再也不想讲话了,子贡说,你要是不讲话,那么我就不懂,不懂就没法把你的学问传授下去了,孔子说:“天会说话吗?但天地运行有序,何曾说过什么话?”

这个道理其实和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个体系的,所以古代圣人,殊途同归,最后都会到达同样的境界。

现在我们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不甚了解,而国外研究的人却越来越多,以前曾发生过外交官因为不懂传统文化,结果被老外问住的尴尬事。

所以近年来,大家看现在那些外交部发言人,古文底蕴很深。前两天,看到朋友圈一个视频,朋友说说看了50遍,我也看了一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说,美国疫情应对工作做得很好,但中国一开始做的方式不正确。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用了句古语回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说完后,突然露出谜之微笑,又贴心地问了一句“知道什么意思吗?”我估计他大概是看到了对方迷糊的小眼神。本来想插入视频的,但是审核失败了,大家自己去网上找找吧。

这句话就是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含义是:事情做不成功,就要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用网络语就是讲美方“干啥啥不行,甩锅第一名”,用英语的话,应该是:youseeseeyou,onedayday,justknoweateat?

所以呢,我之所以会讲些典故,一方面是因为每个题目都蕴含着自身的道理,做题目是表象,明白那个道理才是目的,我希望通过这些,引导大家去领悟题目背后的内容;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顺便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免今后碰到老外,遭到鄙视。

二、中兴和华为事件

近年来,中国信息产业有两件大事:中兴和华为先后被美国制裁,暴露出了中国“缺芯少魂”的问题,但是两者的结果截然不同。

中兴就像题目中的那个无助的纸张,很快就被按到地上狠狠摩擦,而华为不是像蝴蝶,而是像大鹏,直冲九霄。两者的区别在于,华为具备了自主核心技术,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任正非早就有了先见之明,就像庄周故事里的鲲一样,大风一来,直接化鹏而飞,扶摇而上九万里,中兴就只能“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5月16日美国将华为列入了所谓的“实体清单”,宣布美国企业不再供货华为。次日,华为海思的那封让人热血澎湃的《海思总裁致所有员工的信》:

“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当然,华为有技术储备,却依然和美国企业长期合作,这才让美国产生了华为和中兴是差不多的错觉,其实这背后暗合了我们另一个文明瑰宝,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外。太阳,太阴。”具体我就不解释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研究一下。

最后衷心祝愿,有朝一日,我国企业不仅能扶摇而上,更能自北图南,覆盖全球。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说说题目,答题的时候关键有两个要点:

一是要解析含义,既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确,一旦大风来时,有足够的能力借风而上,扶摇而飞;又要修炼内功,强化个人能力。

二是要联系现实,可以联系中兴和华为事件,也可以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还可以联系疫情防控,这些都和题中的话不谋而合。

三是要联系自身,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我认为这句话带给我们的启示很多,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这句话描述了纸张和蝴蝶在风中的不同表现。风可以吹走一片无助的纸张,是因为纸张本身缺乏应对风的能力。而无法吹走会飞的蝴蝶,是因为蝴蝶拥有翅膀和飞翔的技能,能够利用风力。但如果风力过大的话,那么蝴蝶也会变得无助。因此,我们既要目光远大,具备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一旦大风来时,不至于像纸片一样无法应对;又要修炼内功,强化自身的能力,在面对困难挫折时,能够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

第二,从大的方面看,这句话对国家和企业都有很大启发。比如这次疫情之中,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顺利应对,快速控制疫情,离不开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积累了足够的制度优势和应对能力;再比如近两年,中国两大科技巨头中兴和华为先后被美国制裁,中兴就像题目中的无助的纸张,被风摆布,而华为就像蝴蝶,迎风起舞,那是因为华为早早的就预料到了受制于美国这股恶风的极限情况,提前部署,强化核心科技技术。因此,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经营企业,这句话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第三,从小的方面看,对我们个人而言,我认为要从这个启示中,鞭策自己,一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能在顺境时盲目乐观、自我膨胀,感觉不到困难和风险,等到大事临头时才手忙脚乱,疲于应对。二要有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我;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学以致用,成为单位里的业务能手。三要有创新意识,学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想,不断创新工作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我们还要有远大志向,不能进满足于成为一只蝴蝶,更要向大鹏一样,能够借风而飞,直上青云,才不负当代青年的担当和使命。

历史文章、真题和打卡练习均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940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