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抛砖引玉巧辩中的洒脱庄子与惠子游于

发布时间:2020/8/26 16:58:54   点击数:

巧辩中的洒脱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微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欣赏文章机智巧妙的论辩。

2.了解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庄子诗意洒脱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欣赏文章机智巧妙的论辩。教学难点:感受庄子诗意洒脱的生活情趣。教学过程:一、导入,直奔主题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认为,潭中鱼“似与游者相乐”,人真的可以知道鱼的快乐吗?也许今天的这场辩论会给我们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同走进《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板书课题)二、模拟对话,感受情趣1、自读课文,注意正音。2、说说你的对话感受。(明确:轻松、闲适、自由等)3、同桌二人用现代汉语还原一下两人的对话,要求尽量还原出二人说话的语气。三、品读研讨,体会巧辩刚才的辩论中,你们谁胜了?体会关键词“安”预设:从逻辑上看,惠子胜。因为人和鱼是不同类的,人怎么会知道鱼的心里呢?这个观点符合人们认知规律。从形式上看,庄子胜,因为庄子说完后惠子就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从艺术上看,庄子胜,应为人乐鱼亦乐,庄子移情于物,更衬人乐。四、分析人物,感受洒脱庄子和惠子,你喜欢谁?为什么?(比较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感受庄子诗意洒脱的生活情趣)明确:(板书)惠子:好辩,重分析,重探讨知识,逻辑家庄子:巧辩,重欣赏,会移情同感,艺术家积累“是”“固”“全”“循”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或者有哪些收获、感悟、体会?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庄子说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我们应当学会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六、布置作业:课后第二题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个“在看”吧!希望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830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