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吐血整理中枢性性早熟规范用药8大问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个体化诊疗的基础是对规范化诊疗了然于胸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如亮丙瑞林)是中枢性性早熟(CPP)的标准治疗用药[1,2,3]。GnRHa通过与垂体前叶GnRH受体(GnRHR)相结合,使与垂体靶细胞结合的受体发生下调,进而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使性激素分泌减少,从而控制性发育进程,延迟骨骼成熟[4]。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GnRHa,其药效是天然GnRH的15-倍;在剂型方面,有3.75mg缓释剂(每4周注射1次)、11.25mg的长效缓释剂(每3个月注射1次)可用[4]。
儿科诊疗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但个体化诊疗的基础是对规范化诊疗了然于胸,如何熟练掌握GnRHa在CPP中的规范化应用?以下灵魂8问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CPP的治疗目标是什么?抑制/延缓性发育,阻止女童月经来潮,使第二性征逐渐消退,性激素恢复至青春期前水平[5];
抑制骨骼的成熟速度,改善成人最终身[1,5,6];
避免患儿出现心理行为问题[5]。
GnRHa的治疗指征是什么?并非所有CPP患儿均需要GnRHa治疗[4,6],满足以下治疗指征的孩子可考虑予以GnRHa[4]。
(1)快进展型CPP,患儿骨骼成熟和第二性征发育加速显著;
(2)预测成人身高受损,小于3百分位数,或小于遗传靶身高,骨龄身高<身高的2个标准差;
(3)快进展型青春期:在性早熟界定年龄后(女孩8岁,男孩9岁)出现性发育,但性发育进程及骨骼成熟迅速,影响最终成人身高;
(4)出现与性早熟直接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治疗?部分指南推荐,CPP女孩6岁之前使用GnRHa可获得身高最佳获益[1,4,6],6-8岁的女孩可从治疗中部分获益,≥8岁的女孩在身高方面没有发现获益[6]。
建议所有进行性CPP和成人身高潜能受损的男孩接受治疗[1]。
注意:另有长期随访至终身高的研究发现,治疗后身高或终身高的获益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4],对于那些年龄在6岁或以上的女孩,开始治疗的时机取决于每个病例的具体情况[1]。
具体用药方案是什么?关于GnRHa的用药剂量及用药方案,目前国内外缺乏统一标准[4]。
一份发布于年,由多个全球性儿科内分泌学会所指定的成员编写的GnRHa在儿童中的应用更新中表明,醋酸亮丙瑞林不再推荐以重量为基础的给药方式[3],而我国的指南共识仍推荐按公斤体重给药[4,5]:
首剂3.75mg,其后每4周注射1次,剂量为80-μg/(kg·4周),或采用通常剂量3.75mg;
体重≥30kg者,GnRHa每4周肌注3.75mg;
已有初潮者,首剂后2周宜强化1次;
为维持剂量个体化,可根据性腺轴功能抑制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如经以上处理性腺轴功能的抑制作用仍不佳,可酌情缩短注射时间或增加剂量,但必须谨慎,并注意进一步评估诊断及病情。
用药期间如何进行随访?随访频率:每3个月[2,5];
随访指标:
每3个月:Tanner分期、生长速度、身高[2,5];
每6个月:骨龄、激素水平(任意或激发后,以评估性腺轴抑制情况[2,4])。
注意:GnRHa剂量过大时会抑制生长,若生长速度每年<4cm,应在不影响性腺抑制疗效的前提下适当减量;年龄<6岁剂量可减半[5]。
如何评估治疗效果?治疗有效[4,5]生长速率正常或下降;
乳腺组织回缩或未继续增大;
骨龄进展延缓;
HPGA处于抑制状态。
治疗失败[2,3]乳房或睾丸持续发育;
在GnRHa的“点火效应”之后,仍有阴道出血;
缺乏生长减速;
骨龄快速进展;
经GnRHa激发试验,LH浓度最低值4IU/L。
当治疗失败时,应评估GnRHa给药的依从性和时机,再次确认性早熟的病因,如有必要,可酌情增加GnRHa的剂量,或减少给药间隔[3]。
GnRHa的治疗需持续多久?一些研究已经报道了治疗时间和成人身高(AH)之间的直接关系[2],由于骨骼至青春期发育完成,所以治疗至少应坚持到12-13岁[5]。
何时停药?停药时机暂时缺乏固定标准,也没有单一的临床变量,但可以参考治疗目的及患儿和家长的意愿,具体包括[2,4]:
最大限度改善身高,治疗宜持续2年以上,骨龄12-13岁(女孩12岁,男孩13岁);
与同龄人同步青春期,包括减轻心理困扰等;
询问父母和患儿是否准备好停止治疗。
CPP的治疗应让家长充分参与整个过程,临床医师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所有可用的治疗选择,包括预期的治疗时间、给药频率以及潜在的短期和长期副作用[3]。个体化治疗还需考虑到患儿的特殊情绪化需求,以提高依从性,使患儿获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KletterGB,KleinKO,WongYY.Apediatriciansguidetocentralprecociouspuberty.ClinPediatr(Phila).;54(5):-.
[2]CarelJC,EugsterEA,RogolA,etal.Consensusstatementontheuseof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analogsinchildren.Pediatrics.9;(4):e-e.
[3]BangaloreKrishnaK,FuquaJS,RogolAD,etal.Useof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AnalogsinChildren:UpdatebyanInternationalConsortium.HormResPaediatr.;91(6):-.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53(6):-.
[5]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青春期学组.女性性早熟的诊治共识[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9(2):-.
[6]ChenM,EugsterEA.CentralPrecociousPuberty:UpdateonDiagnosisandTreatment.PaediatrDrugs.Aug;17(4):-81.
声明:本资讯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站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武田不承担相关责任。审批码:VV-MEDMAT-审核日期:/8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xj_ekyxj.org.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