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道德经为无为,则无不治,天机浅则烦恼

发布时间:2025/4/5 15:44:17   点击数: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www.xuexily.com/m/
大家好我是舜缘文化的张诗苓,我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希望古圣先贤的智慧,可以利益到更多的朋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道德经,一起走进道德经的第三章。首先我来为大家诵读道德经的第三章,我的诵读是以王弼版道德经为底本,经顾瑞荣先生校注并重点注音。“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之前我们在有一节课里讲到“嗜欲深者天机浅”,天机浅则烦恼多。生活中我们肯定有这样的体会,看到别人的孩子竞赛第一名,就开始烦恼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没有那么优秀;看到别人换了大房子,就开始着急也想赚钱换大房子;去医院看到别人的孩子生了重病,又觉得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也蛮好;看到别人因为钱财致祸又觉得自己的小康生活也不错。其实外部世界、外部世界里的人都在按客观的规律运行着,不以我们为转移,我们却总是因为自己心里的念头而升起烦恼。以前我给大家讲过一个《庄子山木》中的小故事,大家还记不记得。假设你独自一个人泛舟于河上,这时候如果有一条空船撞向了你的船,你就算脾气再差大概也不会生气;但如果撞向你的船中有一个人,你就会非常生气甚至会呵斥对方或者与对方发生争吵。你看呀,不管另一条船里有没有人,都是外部世界客观运行的呈现,我们的心念却可以让我们轻易的烦恼起来。《坛经》里也有一个小故事,在广州的法性寺,有一天风吹着幡飘动起来,一个僧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僧人说,是幡在动。争论不下。这时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我们的心在动。我最近在读《传习录》,里面也有一个小故事,王阳明先生和友人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朵说:你总说心外无物,可是这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跟我们的心有什么关系呢?先生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所以啊,客观世界就在那里,从来没有变化,是我们自己的心给我们生出了无尽的烦恼。那我们该怎么办才能摆脱这些烦恼呢?老子在第三章给了我们答案,下一讲我们就来好好地学习一下。那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66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