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10:38:22 点击数: 次
《道源崆峒——道文化陈列》展厅面积㎡,展出文物件(套),实际数量件。各类图片、图表47幅,艺术品2件,大型景观3组,多媒体展示7项。展览分为“道源悠长”“崆峒全盛”“道化苍生”三个单元,主要以“原始道教”“崆峒文化”和“养生文化”为支点,以元代壁画《老子八十一化图》和精美的道教造像等特色馆藏为主要展示内容,管窥道文化思想之智慧,汲取道教艺术之精髓,阐释道文化的内涵及其对平凉地方文化的影响。展厅设计融入了崆峒山的自然场景和道文化元素、符号,体现了道文化清净自然、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突出了崆峒山作为道教发源地之一的独特地位。前言中国“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滥觞于道法自然的朴素世界观,发展于诸子百家,光大于黄老之学,是最为重要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演进、民族交融、百业荣兴,乃至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着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肇始于传统“道文化”和古老神仙方术的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尊老子为教祖,奉《道德经》为经典,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中国本土宗教。平凉崆峒山初有“黄帝问道”,始为道源圣地;继有秦皇汉武慕名登临,寻仙访道,被誉“西来第一山”;后有张三丰归隐修身论道,成就道教重地。千余年的积淀和发展,遗存有大量的道观建筑和造像壁画,蕴含着丰富的“道文化”智慧,体现了多彩的“道文化”艺术风貌。而今,这片土地又衍生出适合现代人生活的“养生之道”,成为平凉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跟随展览,一同探索中国“道文化”的瑰丽神奇,感悟崆峒“道源文化”的古韵沉香。第一单元道源悠长平凉是中国道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静宁成纪古城被誉为“人类开元第一城”,是“人文初祖”伏羲的降生之地;西王母信仰在平凉广为流传,泾川回山王母宫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奉祀西王母的圣地;崆峒山更是被尊为“西来第一山”,道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至今仍是我国道教文化中心之一。第一组原始信仰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薮,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原始社会的巫觋文化,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家和阴阳家思想,形成了以神仙信仰为核心,以长生不老为目的的宗教文化体系。平凉境内流传有伏羲降生古成纪、黄帝问道广成子、西王母夜宴周穆王等远古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与道文化遗迹,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原始信仰。道教起源石器时代的原始居民崇拜自然、鬼神等。夏商周以降至战国秦汉时期,在敬天法祖的宗法制度影响下,鬼神崇拜逐渐分为天神、地衹、人鬼三类。当时流行的神仙之说与阴阳五行等数术融合形成了方仙道。汉武帝后,方仙道逐渐与黄老学说结合,演变为奉黄帝、老子为最高神灵的黄老道,为后世道教的多神崇拜、神仙信仰、斋醮符箓和老子崇拜奠定了基础。文献: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国语楚语》来源:市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zs/263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