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邯郸学步的孪生兄弟邯郸匍匐,被人
邯郸这个古老的城市诞生了许多的成语。“邯郸学步”是大家熟悉的,它还有一个不为大家所知的孪生同胞兄弟叫“邯郸匍匐”。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在《庄子·秋水》中写道:“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这段话中讲了一个传说的故事,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一个少年,他听闻赵国国都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与潇洒,他很羡慕迷恋,就专门到邯郸学习走步。他非常用心观摩、效仿、练习,过了一段时间,他没学会邯郸人的走路姿势,却连自己原来怎么走路都忘记了,只好爬行回燕国。
这不是真实的故事,只是一个典故。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丑女效颦》:“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这首诗的后两句就使用了这个典故。
“邯郸学步”和“邯郸匍匐"这两个成语都源自这个典故,是一对孪生双胞胎。“邯郸学步”源自于这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学步”;“邯郸匍匐”源自于这个故事的结局"爬行回燕国”。在寓意上是一样的,都是形容不善学习,一味模仿,不仅学无所成,而且还丢掉了固有技能。只不过后人在运用成语时常想到的是“邯郸学步”,而忽视了“邯郸匍匐”的运用,久而久之,它就被人们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