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老子的神话之路

发布时间:2023/12/3 10:22:45   点击数:
广点通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92212.htm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如果对某种事物不加甄别地了解,误以为我们了解的就是事情的一部分呢。那么我们可能陷入到一种错觉,而这种错觉很可能只是我们头脑中记忆的那一种形式。

而这些未经准备质证获取的知识,可能会让我们误判。这种误判可能将导致我们将次要矛盾看作主要矛盾,将没有关联的事情当作紧密联系。

而这种错误的认识经过一轮轮记忆的改造和社会共同心理的强化,人们开始逐渐对获得的内容不产生丝毫的怀疑。

我们受过的教育和深处的环境,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历史知识的“正确感”,却压根没去怀疑,这也许只是我们的一种错觉。

本书通过大量的文献和最新出土的材料来推敲过往的历史细节,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在发展。历史的发展随着新出土的文物和众多新研究的出现而发生变化。

不仅仅是过去历史中几十年间人们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固有认知。书分为两册,上册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来打破人们对历史的固有“偏见”,打破碎片化阅读和浅层阅读带来的知识的“错觉”。

下册通过以古诗文和经典名著作为考察对象,把古代文学作品带到历史语境中去考察,看看其背后隐藏的历史事件。

老子的神话之路

老子,姓李名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在中国思想学术的话语体系中,《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也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老子和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同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但两人的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孔子成为圣人、老子成为神人。

东汉末年,张道陵创立道教。他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将老子神话,张道陵之所以选择老子为自己的神话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神话老子有利于道教与同样被当作神的“佛”相抗衡,同时根据史书记载儒家创始人孔子曾经向老子学习过,也是为了让道教在三教的竞争中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

最后是因为在汉代独尊儒术的体系中,道教需要生存和抗衡就需要一个被神话的人物。

之后,张道陵尊老子为道教的教主,而且冠上了“太少老君”的称号,之后的南北朝时期机尽管道教分立为各个派别,但是大家都统一的认为老子就是“太上老君”。

之后,通过统治阶层和士大夫们的演绎,给予了老子更多的名号。例如:唐皇帝以李耳为始祖,建太清宫侍奉老子。宋真宗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至此,老子从历史人物变成了道教教主,事实上的人变成了虚拟中的人,如果我们甄别其后面最重要的推力,是人心的需要和历史中最不变的逻辑。

结语

中国历史故事的叙事夹杂着被官方和民间一轮轮修改的印记,这种痕迹历经岁月和社会心理的普遍认同后,或许与事件本身发生的种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事实上历史很难被复原,也难以被考究。同时随着新考古技术和新文明发现的出现,也导致了我们对国王历史片刻的认知发生了改变。

我们要做的不再是以抵触的心态来面对新知,而是以开放发展的心态,面对我们心中那些曾经无比相信的东西,我们要做好准备哪些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52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