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发布时间:2023/11/29 20:59:02   点击数: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在世俗眼里,本篇是收尾之作,其实不然,本篇是承前启后的篇章,说到“天之道”和“圣人之道”,我们自然也就想:“道”是什么东西?这就和第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衔接起来了。《道德经》是教给天下管理者长治久安的书籍,第37篇的“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更适合做收尾词句。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解释:真实可信的言语不华美,辞藻华美的言语不可信。

解析:什么是“信言”呢?顾名思义就是真实可信的言语,对于治国理政来讲,能让天下长治久安的言语就是道家意义的信言。真实可信的言语,能让天下长治久安的言语不华美,为什么这么说呢?能让天下长治久安的言语,世俗之人不喜欢啊。例如:“不争”、“无为”、“无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谓之玄德。对于世俗之人而言,谁会喜欢玄德思想啊?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却不能自恃其功;生养万物,却不能占有万物;让万物自由生长,却不能主宰万物。这些言论华美吗?党的思想讲:大公无私、公平公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世俗之人中,有多少人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呢?否则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贪赃枉法之徒公权私用呢?由此可见啊,信言,是朴实无华的,就如我们常常听到的大白话,但是很多人却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所以啊,谓之:信言不美。

什么是“美言”呢?顾名思义,就是辞藻华丽的言语,是善于伪装的言语。具有最大影响力的,古有儒家的仁义圣智,今有西式民主自由价值观。“美言”,善于伪装,让治国理政南辕北辙的言论却包装成了天下的真理,旧社会,儒家仁义圣智影响和左右着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回顾一下历史,儒家仁义圣智昌盛的时代,天下并没有跳出历史周期律,改朝换代仍是家常便饭,一方唱罢另一方登场,这说明什么呢?儒家圣智不是治国理政的至真信言。西式民主自由价值观,也是一样道理,看看当今世界,西方民主自由价值观是西方帝国主义干涉别国内政的遮羞布,是满世界制造动乱的帮凶。由此可见,西式民主自由价值观,也不是信言,虽然华美富有迷惑性,却不是长治久安之道。有人可能很迷惑,儒家仁义圣智和西方民主自由价值观多好啊,为什么会导致社会动荡呢?根源在于他们容易被奸诈邪恶之徒利用,进而成为危害天下助纣为虐的罪恶工具。所以啊,美言不值得信赖,谓之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解释:合道而行的圣者不屑于辩论;辩论的人往往背道而行。

解析:《庄子)齐物论有言曰“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至真之理是无法用辩论获得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为什么这样呢?世俗之学有压倒式人数认同优势,却不是长治久安之道;大道之学,真正认可并执行的人很少,却可以成为帝王之师,成为长治久安之道。翱翔的雄鹰和井底之蛙能辩论出什么结果呢?千年的大虫和夏虫怎么能辩论冬天的寒冰呢?千里万里的大鹏怎么能和小鸟辩论天空的广阔呢?这是世俗之学的思维界限决定的。由此可见,合道而行的圣人,不屑于与世俗之人辩论,辩论也是自找无趣。所以啊,合道而行的圣人合大道之德,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不屑于与世俗之学辩论,谓之:善者不辩。

喜欢辩论的人,往往脱离了大道之理,否则合大道之德而行就行了,哪里还需要辩论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啊?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啊?治国理政“无为”、“不争”多可怕啊?井底之蛙不知道苍天的广阔,却喜欢反驳别人的观点。一个人有一个观点,一万人有一万多个看法,辩论何时能有完结啊?孔圣人有弟子,贤者72人,每个贤者又有大批弟子,都认为得到圣人真传,这得多少观点需要辩论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天空下,天下注定定只有一个真理,大家都能按照真理办事,自然也就不用辩论,由此可见啊,喜欢辩论的人往往是因为脱离了大道之美,所以啊,谓之: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解释:知大道之德者显得知识不渊博,显得知识渊博的人根本不知大道的真谛。

解析: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来管理宇宙,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大道九天之外的外太空,小道原子核内部的微观世界,无处不存在大道。她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器免成、大辩若讷。大道虚怀若谷,包容天下,知识渊博吗?却让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圣人治国理政也是一样的道理,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就是天下最大的学问,可是我们谁能深刻体会到圣人知识的渊博呢?所以啊,真正的知者,让人感觉不到知识渊博,谓之知者不博。

自诩自己知识渊博的人,往往不知大道的真谛。仁啊、义啊、礼啊、智啊,儒家仁义圣智影响和左右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自诩知识博学的大有人在,旧社会并没有跳出历史周期律,历史上社会动荡也是接连不断,并没有给天下带来多少年的太平。西方民主自由平等价值观自诩天下的终极制度,实际呢?漏洞被既得利益集团利用,反而成了危害世界的遮羞布,成了西方帝国主义满世界制造动荡和战争的凭借。国学专家、学者、教授等自诩学富五车的人大有人在,之乎者也到处飞,可是谁能道出大道的真谛。解读《道德经》的人大有人在,可是谁能真正读透作者的内在逻辑?大道至简也,本来异常简单的学问却说的天花乱坠,让人云里雾里,所以啊,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恰恰不知道大道的精髓,谓之: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解释:合道而行的圣人不积累名、利、财货等身外之物。

解析: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来管理宇宙,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她对宇宙万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谓之玄德;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却大象无形、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辩若讷,不占有外物、不自恃清高、不主宰外物,甚至不需要外物的歌功颂德。圣人治国理政也是一样道理,他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真心实意为天下苍生谋和平之道,给天下百姓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忠善良能得以保护,奸诈邪恶之徒得以打击;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却不占有外物,不被外物所累所伤。圣人视外物为无物,视功名利禄为粪土,视金山银山为土丘,视虚名为精神桎梏,内心至虚至静,也就不被外物得失而宠辱若惊、战战兢兢。所以啊,圣人不积累外物,内心恬淡静,才能一门心思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辜负天下百姓的重托和期望,所以啊,谓之: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解释:既以大道之德为天下人做向导,自己也就更能收获满满的大道之德。

解析: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来管理宇宙,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却大器免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辩若讷,对宇宙万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谓之玄德。圣人治国理政也是一样道理,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真心实意造福百姓,给天下苍生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她内心至虚至静,对外物没有贪婪占有之念,视功名为粪土,视金山银山为土丘,是虚名为桎梏,宝玉弃于深山而不动心,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做天下的向导和先驱,所以啊,内德会更加充盈,谓之: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解释:既以大道之德造福天下苍生,自己的收获更加充盈。

解析:大道(规律)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功于天下造福天下,让宇宙万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宇宙离开大道就会失去运行秩序,太阳离开大道就会失去光辉,大地离开大道就不能厚德载物,帝王离开大道就会导致天下大乱,百姓离开大道就不会有收获。由此可见啊,大道(规律)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秩序,才能让整个宇宙得以有序运行。圣人治国理政也是一样的道理,他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公平公正、大公无私,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给天下百姓提供社会运行秩序,让忠善良能得以保护,让奸诈邪恶之徒得以受到打击,天下没有战争、没有社会动荡,百姓安其居、乐其业、美其服、乐其俗,自由自在而忘记自我的生活。百姓生活在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职尽责,发挥自己最大的聪明才智,国家富强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长久,这不就是管理者所期望的收获吗?所以啊,谓之:既以与人,己愈多。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

解释:所以啊,天之大道,利万物而无害。

解析:大道(规律)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来管理宇宙,给宇宙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她功于天下,造福天下,让宇宙万物得以有序运行,奋发图强,生机勃勃,谓之利万物。大道(规律)功于天下,造福天下,却能大器免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辩若讷,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内心至虚至静,对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生养万物却不去占有,大有作为却不自恃,让万物自由繁衍生长却不去主宰,也就无害于万物,谓之:无害万物。《道德经》的思想核心是大道之德。什么是大道之德?就是玄德,玄德乃至高无上之德,大道(规律)之玄德能利万物而不害万物,谓之:天之大道,利万物而无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释:圣人管理之道,大有作为却不争夺外物。

解析:大道(规律)管理万物,利万物而无害万物,圣人治国理政也是一样道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圣人治国理政合大道之德而行,立政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让天下公器造福天下百姓,服务天下苍生。他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内心至虚至静,对名、利、财货、权力等身外之物没有任何贪婪之念,他视功名为粪土,视金山银山为土丘,是虚名为桎梏,宝玉弃于深山而不动心。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身为天下管理者,权力来时就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思百姓之所思,想百姓之所想,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殷切重托,给天下百姓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管理者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就是最大的作为;圣人管理天下没有私心私欲,不去争夺外物,也就不被外物所累所伤,所以啊,谓之:为而不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52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