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错读了这些名言原来都是有后半句

发布时间:2024/5/3 17:14:34   点击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很多人对于经典名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父母在,不远游”后半句是——“游必有方”……看完这些被坑多年的句子,原来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01-相濡以沫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泉水干涸了,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湿润对方,互相扶持。但与其这样,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彼此相忘,自由自在。庄子借物喻人,表达一种无牵挂的心灵境界。但人们只看见了美好的开头,却很少有人看到故事的结局。-02-闭门造车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朱熹《中庸或问》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就算关起们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同(古代的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符合规格,就能合辙)。宋朝是个推崇法制的时代,朱老也解释得很清楚,古时“闭门造车”是称赞“出门合辙”的巧妙!不是贬义词呀……-03-天地不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天地是无所谓仁慈偏爱的,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祭品(刍狗)一样平等;圣人也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上天是公平的,一切都顺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04-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学会灵活变通,很重要。-05-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济公话说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成都)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还强迫寺里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答应不屠城,我就吃肉。”张献忠答应了,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念着这句话。他是为了城里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济公认为只是大神通圣人在特定情况下,为度众生才吃肉,而济公自己吃了两只死鸽可以吐出两只活鸽来。如果你也可以做到,尽管吃肉!-06-父母在,不远游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游必有方”,一是指游历一定要有方向去处,并让父母知道;二是没办法必须常年在外的人,应首先安顿好父母。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例外,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孩子,不是不让你出去啊……-07-知而无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庄子原意是说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让自己精疲力竭。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那些明知做不到的事情,学会适可而止,及时止损。-08-三思而后行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治长》季文子每件事都要考虑很多次才去做,孔于听到后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做事不要谨小慎微、犹疑不决、优柔寡断,等你考虑好再做,可能黄花菜都凉了。想来想去的还不行动,墨迹啥?!-09-人生而自由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隶。——卢梭《社会契约论》鸟儿自由飞翔依赖于翅膀下的风与宽广的蓝天,鱼儿自由的游玩依赖于水流和广袤的大海。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10-中国是一头沉睡的巨狮中国是一只沉睡的巨狮,当他醒来全世界都会震惊,那就永远别让他醒来。——拿破仑-11-《花月痕》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12-《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13-《蝶恋花·春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14-《集杭州俗语诗》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15-《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16-《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17-《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很多经典名句,我们时常挂在嘴边,但是这句话的上一句或下一句你知道吗?光义,90后草根青年,爱把酒言欢,爱柴米油盐,爱运动、爱美食、爱旅游,闲时爱码字吐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57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