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困扰人生的四个原因,其中最后一个,是大部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开始分享《列子·杨朱篇》,这也是列子最后一篇,简单介绍一下杨朱,他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列子》,《庄子》,《孟子》中都有记载,杨朱的思想在战国时期影响还是非常广的,在战国时期,甚至与儒家和墨家齐名,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
杨朱是古代现实主义的代表,著名的思想是:为我,贵己,贵生。在今天看来,杨朱的很多思想是非常自私自利的,也是非常现实的。著名的成语“一毛不拔”就是说杨朱的,《孟子·尽心上》里面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说,杨朱奉行‘为我’,也就是凡是为自己着想,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的事,他也不干。这个故事在《列子》里面是这么说的。有一天,杨朱说:古代的圣贤伯益不愿意拔掉身上的一根毫毛,来帮助万物,所以他甘愿让出王位,过着隐居的生活。传说伯益曾经治水有功,大禹有意将王位传给伯益,但是伯益觉得会伤害自己,就拒绝了。但是大禹不愿意给自己谋福利,所以辛苦一辈子,最后还落下了半身瘫痪。
但其实我们可能部分误解杨朱的意思了,杨朱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古代的人拔掉自己身上的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万物,但他不愿意给;让全天下人来养活他一个人,他也不愿意。每个人都不拔掉自己身上的一根毫毛,每个人都不刻意地去做有利于天下的事,那么这个天下就会太平了。
所以,杨朱其实并不是为了自私而自私,而是更加理性理念,就像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名言: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师或者面包师的仁慈之心,而是他们的自利之心。现代经济学是建立人人性都是自私自利的基础上,或者说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不是建立想相互恩惠的情感基础上,其实和杨朱的思想是类似的,杨朱认为,我们不需要刻意对人都施与恩惠,只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