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读庄子选译了解庄子思想,真的是通俗易
读一本好书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今天推荐一本好书——《庄子选译》。下面是我认为书中写得好的经典语句和通畅的译文摘抄,供君品读。
(作者在开篇前先是对庄子这个人物和他的生平作了简单的介绍,即使没读过庄子的人也能看懂,且不枯燥乏味。)
庄子:(约前─前年),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主张“法天贵真、复归于朴、以自然为宗“的思想。他善用寓言故事来传达自己的独特思想,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运用虚构手法的作家。
鲁迅曾经说过:”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逍遥游》作为《庄子》的首篇,更是集中地体现了庄子诡谲的语言风格,超凡的想象力和缜密的思辨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本人删除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北海有一种鱼,名字叫鲲。鲲很大,大到不知它有几千里。鲲变成一种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同样大到不知有几千里。当鹏奋起飞翔的时候,它的翅膀好像天边的云彩。
二、《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齐谐》这本记载古代怪异的书上说:”大鹏向南海迁徙的时候,激起三千里的波涛,由于涡旋而产生的暴风则直上九万里高空,乘着六月里的大风飞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本人删除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译文:江河如果积水不深,它就没有荷载大船所需要的浮力。风的积聚不够,那它就没有力量可以负载巨大的翅膀。
四、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因为前面有蝉和班鸠嘲笑大鹏作铺垫。才智小的不能理解才智大的,寿命短的不能理解寿命长的。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朝菌不了解昼夜的更替,蟪蛄不了解季节的变化,这些都是寿命短的缘故。楚国的南部有一只灵龟,把五百年当作一个春天,五百年当作一个秋天;上古的时候有一种叫大椿的树,把八千年当作一个春天,八千年当作一个秋天。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以长寿而闻名,所有希冀长寿的人们往往拿他来做比较,这不令人悲衰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本人删除五、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如果能够随顺天地万物的本性,因循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尽的世界里,他还有什么必须依赖的呢!所以说,修行极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养达到人所莫测的人不追求功业,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不追求名誉。
六、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菇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译文:宋国人到越国去贩卖帽子,而越国人断发纹身,帽子对他们来说没有用处。尧治理天下的百姓,平复海内的政局,于是到汾水北边的藐菇射山上去见四位高人,惆怅茫然间忘其身居天下之位。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