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青未了田丰袁长海跟随庄子逍遥游报告

发布时间:2024/4/4 23:29:22   点击数:
袁长海:跟随庄子逍遥游(报告文学)

田丰/文

与袁长海相识是在年,那时我在大众网负责东明频道,在网站报道的方向上我做了重大调整,工业方面突出石化产业,农业方面突出西瓜之乡,人物则突出庄子文化。这就要报道有关庄子的事情,于是开始认识了袁长海。

当时,东明县在庄子文化研究方面,我认为,王守义先生是史料、史迹的发现挖掘,李福禄先生是庄学理论的研究,袁长海先生是有关文学方面的著述,我则重点在资讯报道上下功夫。就这样,我与他们几个“庄学大师”们交往颇深,写出了很多有力度的文章,甚至还与王守义先生成了忘年之交,给他编辑出版了《南华真人在南华探寻之路》《庄子故里考》俩本书。但,给袁长海却没有真正的写一篇像样的文章,内疚多年,现在,终于有时间来写写他了。

目前,袁长海在菏泽市工作,到周末才有时间回东明,于是,我们约好了周六见面。在南华社区的南华广场的廊亭下,我们开始了这场跟随庄子逍遥游的采访。

跟随庄子采真游

袁长海原是县棉麻系统的一名职工。他没有啥大的背景,只有一股勤奋的味道充斥期间,这么多年以来,就是靠着这股勤奋的味道,把他推向一个又一个庄子文学创作的高度。

袁长海对庄子的喜爱始于中学时期。在学习庄子的《逍遥游》时,为《逍遥游》篇描写的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气势所震撼,觉得庄子散文的想象力丰富,语言文辞设置绝妙,构筑奇巧,汪洋恣肆,堪称百家之冠。于是,他开始喜欢上了庄子,开始广泛阅读《庄子》,留心有关庄子的文章,想进一步地了解庄子。

年11月,“全国庄子故里及生平思想座谈会”第一次在东明县召开,袁长海因此了解了庄子与东明的历史渊源关系,原来庄子离自己这么近,原来与庄子生活密切相关的漆园、濮水、南华山等都在东明境内,这一切原来与自己这么有缘分。年7月,第二次全国庄子研讨会再次在东明召开,袁长海有幸接触到几位庄子研究专家和大量庄学研究资料,更是增加了对庄子文化学习与研究的兴趣。庄子故里就在东明,已被许多庄子研究专家和学者进一步认可了,让他颇为震惊和激动,他认为,大贤庄子是自己的东明老乡,自己也就自然可以与庄子握手交谈了。

庄子(约前69年--前年),名周,字子休,是战国中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漆园为吏、濮水垂钓、南华隐居著述授徒、货粟于监河(黄河)侯、仙逝葬身和子孙繁衍等,都发生在今东明县及其周边附近地区。这些在古籍文献、地方史志中多有明确的记载,境内遗迹、遗存颇多,遗风、遗俗犹存。为了有助于庄子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袁长海决心将部分有关庄子的资料汇集成册,献给读者,供研究参考,还原一个真实的庄子。

袁长海在学习中发现,国内有关庄子学术研究的书籍很多,但关于庄子方面的纯文学作品,诸如小说、人物传记之类的书籍很少,几乎是一个空白。为了填补这项空白,袁长海决定自己去尝试一下,去写一部关于庄子的长篇小说或人物传记来。萌生了这种想法以后,他开始收集各种资料,认真地研读《庄子》原著,学习了萧若然编写的《“南华真人”在南华---“庄子故里在东明”故实与研讨》一书,以及历代记载关于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在历史的长河中,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只有24个字的《庄子本传》,但在《庄子》原著中,有二十多个庄子故事,东明县也流传着几十个庄子传说故事,于是他以庄子的原著《庄子》为底本,参考庄子时代的有关历史事件、史料和庄子传说故事,从年初开始下笔动手写,前前后后历时一年,每天晚上12点前他几乎没有睡过觉。那时写稿子,不像现在有电脑,都是手工写作,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誊写,极其费力。一稿出来有60万字,光底稿纸就有40多本,一尺多厚的高度。从年初开始整理,前后整理了不知道多少遍,最后定稿到40多万字,光油笔芯就用掉了几百支。书稿出来后,通过打字社把样稿打印出来,再进行校对修改,再打印,再修改,反反复复,那种艰辛,是常人没法理解的,也是无法理解的。有时为了一句话,为了一个字,为一个标点符号的修改,常常半夜爬起来拿笔记下来,妻子程雪芝说他是又发神经了,他说不立即记下来怕再也想不出来了。为了写作,袁长海真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妻子在袁长海刚开始写作时,不是很理解,总认为,写作不能顶吃顶喝,既费时间又费精力,还往上面贴钱,得不偿失。后来,袁长海写的时间长了久了,她也就慢慢习惯了,开始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了,就是心疼他熬夜的时间太长,休息的时间太短。

初步定稿后,袁长海经过反复思考把书名命名为《非常道》,觉得庄子之道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不同凡响。《非常道》的书稿是写出来了,但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不知道,有时候一个人坐在那里对着书稿发呆,有时也去翻翻书稿做些修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有幸结识了县广电局的刘凤田先生,刘先生看了书稿后惊叹不已,大加赞赏,并建议他找有关专家学者给把把关,拿拿主意。于是他先后拜访了东明县文史界知名人士王守义、刘青峰、李福禄、王岳汉、萧若然等几位老师,恳请他们给审阅书稿,给提修改意见。老师们都对袁长海的勇气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不少修改建议,特别是李福禄先生,在百忙之中,通览了全稿,并逐字逐句进行修改,还亲自动手改写了部分章节。根据几位老师的修改意见,在李福禄先生的亲自指导下,袁长海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反复修改,0多万字的《非常道》一书完成了定稿,并李福禄先生的建议下把书名更改为《跟随庄子采真游》。然后,经过李福禄先生的努力,该书纳入了由菏泽市诗词学会主编的《曹州文韵丛书》出版计划,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王光明先生亲自为该书作序,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安作璋先生题写了书名。年10月,《跟随庄子采真游》一书由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依据历史文献和古今学者对庄子其人其事其书的研究成果,以文学的笔法描写了庄子的一生的生平事迹,较客观地展示了庄子的思想、才华和品格,再现了群雄争霸、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风貌,反映了庄子长期生活古菏泽、东明一带的历史真相。

《跟随庄子采真游》的出版,对袁长海是一种莫大鼓励和鞭策,对他更好地从事庄子文化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带来了极大方便。袁长海对东明县庄子文化事业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得到了原菏泽市纪委书记温新月、原东明县政协主席程宪芳、时任东明县人大主任庄副阁、县委宣传部长李海滨等领导的充分肯定,从此以后,他对庄子文化工作投入更专注了。年初,经程宪芳先生举荐,袁长海参加了东明县庄子文化研究会,并担任了常务理事一职,在这里,他得以与程宪芳、王守义、寻玉兰等专家学者一起工作和学习,并共同筹备了第三届“全国弘扬庄子文化座谈会”,从资料的选择,到文字的勾勒,他都出了力,流了汗。在南华庄子观、南华公园等城市建设上,他作着文字方面的工作,并以庄学研究者的身份参加了年9月在东明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弘扬庄子文化座谈会”,得以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勇、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崔茂新教授、菏泽市委党校教授萧若然等国内知名庄学研究专家、学者直接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开始接触有关庄子的资料更多更全面,眼界更开阔了。同时发现原来自己的作品内容不够全面,想再去为庄子写一部学术性强的人物传记。

南华真人传

年10月,《菏泽文化》创刊号上刊登了袁长海撰写的《文哲大师庄周》一文,影响极大。接着,袁长海开始了《南华真人传》一书的创作。

《南华真人传》以《跟随庄子采真游》为底本,参考了国内外特别是东明县庄子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袁长海有时候在睡觉时、在饭桌上,随时都下手去写。写作,是个苦差事,对字词的造句,都要实时记在心上。

从年底开始,经过反复加工整理,历时近两年时间,补充调整,修改完善,终于完成了书稿。在《南华真人传》的撰写过程中,袁长海得到了菏泽市委党校教授萧若然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萧教授是国内著名庄学研究专家,出版发表过多部(篇)庄学研究论著(文),他提供了大量的庄学研究资料,不厌其烦地反复审阅书稿,提修改建议,有时亲自动手来改写,并为该书作了题为《还原一个真实的庄子》的序言,很让袁长海为之感动。年10月,20多万字的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南华真人传》一书纳入了《风文丛》(第9辑)的出版计划,并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全书特色十分鲜明,既有科学的严肃性,又有很强的学术性,不失为一部集知识性、可读性和普及性于一身的优秀读物。袁长海在书中写庄不离《庄》,展现真实的庄子;述庄不离史,表现动态的庄子;描庄不离家,勾勒菏泽的庄子。众所周知,《庄子》成书年代距今较远,文字艰涩难懂,可谓传统哲学典籍中最难读的一部书。在这部传记文学中,袁长海为帮助读者读懂《庄子》做了很大努力,如写到《庄子》寓言故事时,一般采取直译的办法,尽量忠于原著,不掺杂自己的理解,这可能是个优点,但若从另一个角度看,又产生了一个语言不够通俗、风格不够统一的问题,显然还有打磨加工的较大空间。对于文学来说,只要符合历史事实和人物思想的发展逻辑,作者就可以合理想象,对故事进行虚构,即所谓艺术的真实性。但袁长海为了求真求实,在书中偏重于人物历史的真实性描写,显得文学韵味清淡,有骨感而少血肉。对于这方面的不足,袁长海本人也是深有感触。

《南华真人传》是一本关于庄子的人物传记,应该注重资料的真实性和严谨性。袁长海为此遍访庄子文化遗迹,先后到古濮水、漆园、南华、古蒙遗址等地考察,并多次到庄子的朋友惠施的墓葬之地滑县卫南波考察,从中掌握了不少有关庄子与惠施的传说故事,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惠施是庄子的挚友,又是其强有力的论辩对手,庄子与惠施的交往活动轨迹是该书主线之一;他多次到菜园集镇庄寨村走访庄子后裔,认真研读了《东明庄氏谱序》,了解有关庄子鲜为人知的点点滴滴;他反复研读《庄子》,考校典籍,搜罗志书,辨认碑刻,收集传说,多次请教有关治庄专家学者,历时两年,数易其稿。《南华真人传》以庄周原著《庄子》为基础,以《跟随庄子采真游》为底本,参考《史记》《庄子集释》《庄子全译》《东明县志》和《南华真人在南华》等典籍资料,客观深刻地反映了庄子从青年学道,到终老南华一生的主要活动,反映了庄子思想的形成过程,重点反映了庄子长期生活在漆园、濮水、南华山一带的历史真相。具体通过庄子娶妻、拒楚聘相、漆园为吏、隐居濮水、斥骂曹商、濠梁之辩、南华授徒等鲜活、生动的故事,把庄子还原成一个有情有义、放任逍遥、追求自由的普通人,从而了解庄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渊源和大智慧。全书内容丰富,历史性强,描写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程奇立教授评价《南华真人传》说:“大作是一部集知识性、可读性、普及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对于介绍、研究庄子及其思想很有价值,既有功于庄子,也有功于庄子研究。”

袁长海为创作《南华真人传》,花费了不少心力。庄周的家到底在哪里,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开始有了争论,至今学界仍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意见。但全国性的庄子研讨会已经在东明县召开过三次,多数专家的意见认为庄周故里及其主要活动区域在菏泽、在东明、在曹县。袁长海把庄周的青少年时期设计在古蒙泽附近,蒙泽在春秋时属宋地,在今曹县东南。汉时在此置蒙县,隋唐时设置蒙泽县,这与司马迁《史记》“庄子者,蒙人也”的记载是一致的。根据《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的故事,庄周有妻。作者把庄周之妻的家乡设计在古曹邑,并姓曹,与宋大夫曹商同宗,因为东明一带有曹商乃庄周少时同窗的传说。曹邑,是周初武王之弟振铎的封地,故地在今菏泽、定陶一带。也因此,作者把《诗经》中的“曹风”等篇引入书中,更增强了人物的地域性。根据《庄子》中“穷巷织履”“濮水钓鱼”的记载,吸收了东明县关于庄周的民间传说,如庄周所织之履,就是东明民间的“草呱嗒”,它是用芦苇之花苇毛缨制成的,生活困难时期鲁西南农村穿着很普遍;招待贵客的大菜“濮水煮白鱼”和钓鱼用的“倒刺钩”均为庄周所创,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庄子》又称《南华经》,庄周称“南华真人”,这个“南华”来源于庄周授徒、著述、隐逸的南华山;南华山遗址就在东明县的菜园集镇至牡丹区的李村镇一带,菜园集镇的庄寨村有庄子观、庄子墓。看得出,袁长海力避凭空臆造,所有内容均有其源,且吸收了近几年学界庄子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

当我远我皆逍遥

一般人认为,《庄子》一书汪洋恣肆,艰涩难懂,好多人为此望而却步。于是袁长海就想通过几句话以概括庄子奥义的形式,让读者加强对《庄子》的理解,用断章取义和诗解的形式,引起大家对《庄子》的兴趣。他从《庄子》三十三篇中,精心集句整理出了00首庄子诗,并加上注释、释义、题解等几方面内容,形成了《庄子吟---断章取义解庄子》一书。这本书,袁长海从年就开始动手写了,用六年的时间打造出了《庄子吟》,是一种阐释《庄子》的创新模式,目前还不曾有过这种体裁。从诗歌格律的角度来说,《庄子吟》中庄子诗多不规范,但他并没有去刻意去修正,只想尽量保持《庄子》的原滋原味,认为大家能对这种形式认可,并引起对《庄子》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256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