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饱蘸真情颂乡贤王殿举陈抟画传序
七台八景-人文频道
文|董延喜
东方道都,紫气浮天。仙乡鹿邑,千古道源。
穿越豫东平原的古老涡河,在几千年的流淌中孕育了鹿邑灿烂的文化。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伟大思想家老子,唐末宋初高道陈抟,就出生在这条人文长河的岸边。老子和陈抟是鹿邑的两位伟大乡贤,每个鹿邑人都为拥有老子和陈抟这两位伟大乡贤而骄傲、而自豪。
然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是仅仅沾沾自喜于古老文化的拥有,而是要把这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和传播出去。王殿举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强烈文化担当的当代文人。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只专注一件事,终有一天,他会做出连自己都吃惊地成就来。今年八十七岁的王殿举就是一位饱蘸真情写乡贤,写了老子写陈抟的作家、画家和史志学家。他用一生的心血去写老子,画老子;写陈抟,画陈抟。他像放大镜一样,把自已的能量聚焦于一点,于是便能产生了极高的温度,在点燃自已的同时也照亮着他人。
认识王殿举的画先于认识殿举兄的人。记得是年农历三月三,鹿邑举办第二届《仙台论道》,邀我去作主旨演讲,时任明道宫管委主任王红梅送给我一套由王殿举先生编绘的《画说老子》系列丛书,其中有《老子百年人生路》《老子百米画卷》《诗词书画说老子》《丹青故事说老子》等一共八部专著。光是其中的一千多幅老子画,看后就令我无比震撼。那时就想,有机会一定结识一下这位王殿举先生。
年11月9号,在鹿邑老子学院8号楼,还是王红梅主任安排,我终于见到了专程从郑州赶回鹿邑的我渴慕已久的王殿举先生。坐在对面的这位老者,声如赤子,一派天真。从他的精神长相能洞见他内心的一片清明和恬淡,静如止水,寂如太虚。他坐在我的对面,向我描述他心中的“大道艺术馆”——他想把他的心血之作,一千多幅老子画在这个艺术馆里长期展出,他想在这个艺木馆里完成他的“百年老子系列雕塑”,他还想在这个艺木馆里完成他的“睡仙陈抟系列画”……他津津乐道,头头是道,娓娓道来,描述着他的一个弘道梦。他的这个梦如果实现,将是鹿邑文化产业的又一个大型文创项目,将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用艺术再现东方道都风彩的大型景观园林集群。他对老子文化、陈抟文化的自然流露,听得我十分激动。也禁不住把自己的许多创意添加到这个文创园中。
同道相见,分外亲切。两个道童,一个杖朝,一个古稀,相互认同,相互补充,兴奋得时而会心微笑,时而合掌大笑。王老先生大我15岁,我称他前辈,他说啥不认,非要与我以兄弟相称。心灵相通,至交忘年,道者同于道,乐于道,我也不再拘泥,欣然认下这位道兄。
殿举兄又名无无斋主。年10月出生于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现为中国老子书画院院长,东方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他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史志学家,曾主编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部万字的《鹿邑县志》。退休后一直从事老子文化、陈抟文化的研究,出版了50万字的《老子》一书,写出有关老子的诗词、散文、论文等著作七十万言。他的《老子画传》米国画长卷,被世界同道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首展后,在世界各国巡展。他的山水画作曾被央视七台、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博物馆和河南省委办公厅收藏悬挂。
就在那次会面时,殿举兄向我透露了他创作《陈抟画传》的想法。没想到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就完成了《陈抟画传》的写作和一百多幅系列国画的创作。今年5月9号,我收到殿举兄发过来的书稿,并嘱我为此书作序。殿举兄说,在他有生之年能为鹿邑第二大先贤作传,是他终生之幸!他愿用尽心血,创作出吻合历史,符合陈抟生平,合乎人情世理的作品来。殿举兄用书稿展示了他的创作理念:大事不虚,小事不居。大事源于信史,避开神话传说中违背历史的信口开河。每件大事和事中人物都有史可查。在这本章回体的《陈抟画传》书稿中,一位有血有肉、情真意切、光华四射的先贤圣者被揭开神秘面纱,从史实中向我们走来。
从《陈抟画传》中我们了解到,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陈抟是我国唐末宋初著名高道,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睡仙和奇人。陈抟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年),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年),他活了岁。
《宋史》记载:陈抟,亳州真源人(鹿邑古称真源县,唐末宋初时隶属亳州府,陈抟出生地为鹿邑县太清宫镇陈竹园村)。高道陈抟学识渊博,在道学、易学、内丹、养生、书法、诗词等领域均有着十分突出的贡献。他曾先后受到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求教和召见,并分别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他还被后人尊为“陈抟老祖”、“睡仙陈抟”和“希夷祖师”。陈抟其人文才武功、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算数韬略,皆为绝顶。
陈抟像
从《陈抟画传》中我们知道,高道陈抟不仅是一位道学大家,而且是一位易学大家。陈抟老祖与道祖老子是同乡,出生地仅相距三华里。他对老子的传世名著《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有着十分深厚的研究。陈抟的名、字、号均取自于《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陈抟名字中的抟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章“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意思是聚合精气以致柔顺,能如同婴儿吗?其自号“扶摇子”中的“扶摇”二字来自《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陈抟的字图南,亦源自《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南”谓之南飞,后人以“图南”比喻人的志向远大。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则源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希夷”二字,表明陈抟学识渊博,深不可测。
高道陈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的先天易学,是宋代新“易”学始祖,他把道儒佛三家之学融合在一起,三学互补,融会贯通,形成中国古代完整的哲学体系。陈抟开创性地绘制出历史上只有文字记载,而无图形的河图洛书、太极图、先天方圆图、八卦生变图等一系列《易》图,并独创出《太极阴阳说》《正易心法》《观空篇》《心相篇》《指玄篇》《人伦风鉴》等专著20余部。其思想理论深深影响了后世的程朱理学,被誉为宋代理学乃至阳明心学的思想源头。
从《陈抟画传》中我们知道,高道陈抟不仅是一位丹道大家,而且是一位预测大家。陈抟的内丹理论为宋元内丹术兴起具有很大贡献,其睡功更是闻名于世。陈抟独创的“陈希夷胎息诀”、“陈抟蛰龙秘诀”、“陈抟睡功秘诀”、“陈抟二十四式坐功”等均成为丹道家的独特功法。其睡功秘诀和岁的高寿,被后世誉为世界最早的睡眠养生专家。陈抟睡功是于内丹修炼过程中进入一种深度静定的状态。因此,他的所谓睡并非真睡,而是一种修行的状态。陈抟实在是中国内丹史上,第一个把注意力集中于睡梦的人,他的所谓睡功可以理解为将庄子等先秦道家哲学家阐扬的梦的哲学予以实践化,并力图通过这一办法开拓出一条坦荡的证道之途。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希夷先生“有术通天地,无事不先知”之誉。《宋史-陈抟传》记载:端拱初年,陈抟忽然对弟子贾德升说:“你可以在张超谷凿石为室,我将要在那里休息。”端拱二年秋天七月,造室凿成,陈抟亲自写下遗言曰:“我将在这个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后果然如期仙逝,当时有五种颜色的彩云掩盖堵塞洞口,经月不散。
从《陈抟画传》中我们知道,高道陈抟不仅是一位文章大家,而且是一位诗词书画大家。他一生中著述颇丰。所著《指玄篇》八十一章,罗缕道妙,包括至真。其言简而理深,使观者有所自得。他一生作诗余首,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等诗集。他的诗文境界高迈,迥脱尘寰,绝少烟火浊气。流传最广的是《爱睡歌》《退官歌》《糊涂歌》等。他的画作刚劲挺然,振古迈今,有雷霆万钧之势,笔撼五岳之气。他的书法苍古洒脱,自成法度,其作品“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被称为传世神品。
从《陈抟画传》中我们知道,高道陈抟还是一位楹联大家,鹿邑明道宫山门的“一片碧波飞白鹭,半空紫气下青牛”,就是陈抟所作。高道陈抟还是一位象棋大家,陈抟老祖与宋太祖赵匡胤下棋“五步定华山”的故事流传至今。高道陈抟懂酒、爱酒、惜酒、酿酒,还是一位酒中仙。对于修道者来说,酒是精神上性灵的甘泉。爱酒的人爱的是一种潇洒自如、超然物外的自在。陈抟故乡鹿邑,是我国有名的酒乡。陈抟不仅爱饮酒,而且精通酿酒。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方圆百里的名医……
我与殿举兄一居郑州,一居周口,非亲非故。从彼此相识到互为知音,只是结缘于同为老子和陈抟的粉丝。有人说,名字对一个人有着潜移默化的运筹力。如果是这样,王殿举三个字与他的事业相连,便有了一种全新的含义。王乃王者情怀,任何一个领域的佼佼者,都是具有王者情怀之人。殿乃艺术殿堂,此人注定将在艺术的殿堂里耕耘一生。举乃伟大创举,《画说老子》和《陈抟画传》都是他所完成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绘画上,他既不跟风,也不媚俗,执着于自己的追求,痴迷于乡贤文化的使命担当,几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方才达到常人所无法到达之境。
画可画,非常画。要画出文化先贤的精神风貌,必须进入文化先贤的精神世界。殿举兄在长期的大道文化研究中与乡贤连根,与经典同化。在大道文化之中找到了一条通往大美之路,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大道画风。作为画家,他的作品本道根真,师法自然,超凡绝俗,以天合天,行云流水,妙手天成。殿举兄在继承传统水墨技法和笔墨语言的基础上,执着探索,勇于创新,把雕塑、油画、书法的技法融入中国画,把五彩世界融入水墨天地,把立体的三维景象“化”入平面的二维空间,从而拓展出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新境界。细看《陈抟画传》的系列画作,他的作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无法而法,大美不言。不仅挣脱了传统笔墨的束缚,而且把西方写实与东方意象融合在一起,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作有着蓬勃的生命形态,磅礴的画风,带给人强烈的震撼,相信一定可以在时间的星空上熠熠生辉。
“所贵者感,所画者魂”,是殿举兄六十多年丹青生涯所凝练出来的肺腑之言。感是真情实感之感,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艺术本身就是疯狂的情感事业。魂乃灵魂跃动之魂,创意来自艺术家心灵圣火的迸发。人类的伟大与高贵,完全在于精神世界。老子和陈抟都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贵族。中国有老子和陈抟,是中国人的大幸。殿举兄从少年痴迷到梦终能成,从出入中西到融通今古,从神驰八极到心游大荒,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画风画品。《陈抟画传》用画作和文章双重载体展现陈抟传奇的一生,殿举兄以道展艺,以艺弘道,把一腔真情融入书中画中,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当代行道人、布道人、传道人!
作者简介:董延喜,河南广播电视总台周口、商丘、三门峡记者站原站长。现任世界老子学会执行会长,全国多所老子学院特聘教授。其创办《中国道学论坛》等道网传媒,拥有会员粉丝超百万;创作《〈道德经〉传家版》,成为深受百姓欢迎的畅销读本;研发“生活道学”系列讲座,被列为国家图书馆公开课;在全国各地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和企事业单位讲授老子文化余场,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配图/编审:七台八景
王殿举百幅画作《陈抟画传》部分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