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5/25 14:28:43 点击数: 次
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3830-1.html有句话,叫做人定胜天。人,到底能不能胜天?庄子有话说。庄子认为: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我们得到这个身体,有机会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这叫做“得”。这种得,是一种机会、机遇。什么机遇?有人说人生是一种体验的过程,说得很好。然而有生就有死,这是生命本来的程序,谁也不能违反。道家对于人生,是十分豁达的。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死亡只不过是一种归去罢了。回归哪里?我们不知道,又何必知道!道法自然,自然而来的来,自然而然的去,正是顺天应时的体现,“顺也”。如果能有这种人生觉悟,那么就可以叫做“安时而处顺”了。这样子,遇到事情就既不会悲伤,也不会随随便便超级兴奋、无比快乐。须知,太悲伤不是好事,太快乐难道就是吗?庄子提出来“安时处顺”四个字,真是人生幸福的良方!如果知道“安时处顺”的道理,那么喜怒哀乐就不会随便伤害这个身体。大道本无情,人修道也要学点无情。庄子说这是古之“县解”,也就是“悬解”,悬挂起来,最高处、最高明的见解。然而虽然有高明的解释,却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庄子在此感叹说,虽有县解,但由于物理世界的困扰,导致人们往往无法自我解脱。最后一句,是庄子本篇的结论,也是精华所在: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物质不如精神,万物不离天道,此身不比此心。六者之中,三个后者才是最主要的,是核心,是不该受到前者影响的。既然外物不可影响心境,那么我们又何必在意容貌的丑陋、嫌弃自己的身体呢!庄子这里,正面回答了前文故事中,一位高人嫌弃自己身体是累赘的言论。心中有个“嫌弃”在,仍然不在道中也。然而,四位道家高人:子祀、子舆、子犁、子来,他们的故事还没有完结。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这一次,换子来有病了,病得还不轻。这次是子犁去看他,一上去,先把子来的家人全部赶开了。为什么?子犁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三个字“无怛化”。不要害怕变化。道家看来,变化是世界的真理,人和万物一样,都在不断变化着,即使“变去”了,也没有什么。该吃吃,该喝喝,用药也好,休息也罢,只要符合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就好了。如果好了,道家看来未必是福,因为仍然有个身体在拖累。如果没好,道家看来也不可怕。这样说,不是道家大义凛然、不怕死,而是有的事情,越是怕越是不行,如果生病有三分痛苦,也许心理因素会把这痛苦加到十分呢!相反,如果心理强大,很多奇迹才能发生在不声不响之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bb/267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