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重建巴別塔庄子之国内外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8/3/15 7:58:28   点击数:

《庄子》之国内外研究综述

周杰

[作者简介]周杰,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思想与文学、古典美学。以独立作者在《湖北社会科学》、《理论月刊》、《江汉学术》、《新亚论丛》(香港)、《美与时代》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有关研究方向的论文。

一国内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展现出百家争鸣,百花绽放的现象,但其更深层的却是道家的庄子思想作为树根隐藏地面之下,渗入泥土之中,却连接着主干,通向枝叶,从而不断的开花结果。庄子思想沁入中国文化的深层当中,“由自然而社会,由人事到社会现象,由伦理到宗教和哲学,由养生到医学,由人生处世态度到政治谋划方略,由息息相关于生活的艺术到人人能感受到的美学、文学,无一不包括其中,其心理思维层面的内涵,丰富,斑斓,点点跃动,汇入了中国悠远的历史长流中奔腾不息”。[1]而庄子思想主要集于《庄子》一书,其特色在《天下》篇如是说也:“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奇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天下篇》)此书被鲁迅称赞“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2]从古至今,人们对庄子思想和《庄子》的解读和研究,促成了蔚然壮观的庄学。

《庄子》研究滥觞于荀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俗[欲]谓之道尽慊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荀子?解蔽》);汉代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评价“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魏晋以来,人的自觉时代到来,人的思想得到解放,因而个体自由思想得到极大发展,从而使玄学之风日益盛行,“魏晋文士,喜谈老庄,蔚然成风”。[3]犹如闻一多所言:“一到魏晋之间,庄子的声势忽然浩大起来,崔撰首先给他作注,跟着向秀、郭象、司马彪、李颐都注《庄子》。象魔术似的,庄子忽然占据了那全时代的身心,他们的生活,思想,文艺,——整个文明的核心是庄子。”[4]从此《庄子》一书受到极大欢迎,为其作注的有向秀、郭象、李颐等,郭象的最成功,流传至今。庄子思想日益凸显出来,得到极大发展,“魏晋玄学在本质上是庄学的一种特殊发展”,[5]并逐渐渗透到后代人们的深层次心理之中。魏晋之后,直至清代为《庄子》作注解阐释的不下百余种,其中对现代影响较大的著作有隋唐陆德明的《庄子音义》和成玄英的《南华真经注疏》、宋代林希逸的《庄子口义》和储伯秀的《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明代焦竑的《庄子翼》和释德清的《庄子内篇注》、清代林云铭的《庄子因》、王夫之的《庄子通》、郭庆藩的《庄子集释》以及王先谦的《庄子集解》。近代对《庄子》的研究与解读就更加浩如烟海,层出不穷了。如马叙伦的《庄子义证》和刘文典的《庄子补正》仍以传统的训诂校释方法作校正和补正;以及结合西学来研究《庄子》的曹受坤、闻一多、刘武、钱穆等人。从魏晋开始对《庄子》的注解、释义繁荣发展至近代,对庄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注庄、解庄的考据性研究上,其研究方法一直延续着注释、序跋、评点等传统的“我注六经”方式,随着西学东渐,学者纷纷结合西方相关理论来阐释解读《庄子》,又开始形成了新的“六经注我”[6]的研究方式。

近代庄学研究可谓踵事增华,蓬勃发展。相关庄子研究的学术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出版的专著数量及其庞大,数不胜数,硕果累累,其景象颇为壮观。其中,大陆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友兰、胡适、郭沫若、闻一多、刘笑敢、方勇、崔大华、张恒寿、关锋等人;港台主要代表人物有陈鼓应、钱穆、穆宗三、王叔岷、徐复观、叶维廉等人,他们在校订、注释、翻译《庄子》以及与《庄子》相关的哲学美学、文艺学诗学理论方面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此时,学者们对《庄子》研究的思路多元化,视野广阔,不但在传统的训诂校勘等研究视角上继续深入和突破,而且也有吸取和结合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成果进行新的研究,涉及解释学、现象学、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存在主义、比较学等方面。而在专门美学领域研究《庄子》的著作还比较少,比如李泽厚、刘刚纪、叶郎、周来祥、朱志荣、祁志祥、陶东风、杜道明、李天道等在美学史或美学理论等著作里面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研究。也出现了如李振刚、杨国荣、刘绍瑾、徐克谦等人从哲学、美学、文艺学等方面进行专门研究《庄子》而立书作著,并开启了新异的研究视域。而关于《庄子》在美学领域研究的期刊论文与硕、博学位论文更是数不胜数,数量高达万篇。这些论文对《庄子》的哲学体系、美学思想、文艺学诗学理论以及艺术理论等方方面面进行了多方向、多维度的研究和全面的围合。

二国外研究:

海外对《庄子》的翻译早在年就开始了[7],其被西方学者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波兰文等译本流传于欧洲大陆。此外,东亚的还有日本学者福永光司、阿部吉雄、金谷治等很早就对《庄子》进行过深刻的翻译、注解、译注研究。西方早期翻译《庄子》的工作主要在英国、美国、德国等较为流行,但早期比较流行的英文译本有:理雅各(LeggeJames)的《庄子》(TheWritingsofKwangZou)、詹姆斯·韦尔(JamesWeir)的《庄子》(TheSayingsofChuangTzu)、贾尔斯(GilesherbertAllen)的《庄子》(ChuangTzu),年版,以及格雷·厄姆的《庄子·内篇》(Chuang-Tzu:TheInnerChapters),年版;德文翻译的有:施坦格·汉斯(StangeHansO·H)在年翻译出版的《庄子论诗创作与天才》(DshuangDsi,überderDichtungundGenie)以及威廉·里夏德(WllhelmRchard)早在年翻译的《庄子》(DschungDsiDasWahreBuchVomSüdlichenBlütenland),即《庄子:南华真经》,之后此书在年与他的其他翻译著作《易经》、《论语》、《老子道德经》合并出版为《中国哲学》[8]。

随着《庄子》翻译在欧美使得《庄子》翻译工作不断的完善和对庄子研究的兴趣逐步增加,《庄子》的翻译在美国十分流行,以致美国的翻译在英文世界通用,经常在纽约、伦敦、多伦多出版相关《庄子》翻译以及研究的著作。此时美国翻译《庄子》的按时间排列有:詹姆斯R·沃尔翻译的《庄子语录》(ThesayingsofChuangChou),年版;伯顿·沃森(BurtonWatson)翻译的《庄子全集》(The







































白癜风能医治吗
白癜风的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1506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